因为果郡王的一再坚持,太后为他择选福晋的念头终是暂且搁置了,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p>
并非孟静娴不够出众,只是沛国公空担着一个名头,徒有其表,能给予他的实质性助力微乎其微。</p>
若未来真有一日,能按照他内心深处疯狂的想法行事,孟家对果郡王来说,反倒是是个掣肘。</p>
他面上依旧保持着那份豁达不羁,揽酒于怀,举杯浅酌了。</p>
为了哄太后开心,果郡王主动提及蜀地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将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p>
云幕低垂,冰瀑高悬于岷山之巅,高原之上,海子如明珠般镶嵌于群山之间,绵延不绝。</p>
他追寻神山,跨越雪域,只见瑶池倒映银河九天,竹海石林间彩灯闪烁,流光溢彩,峨眉之巅,金顶佛光普照。</p>
千年古堰都江堰,渠江水悠悠流淌,莲宝叶则之上,漫天繁星璀璨夺目,百里花湖,水天一色,美不胜收。</p>
又踏上巍巍蜀道,遥望三国天险,剑门关、翠云廊,品味先秦风云变幻和人间烟火百态。</p>
翠湖峡谷,彩林蓝冰,古老的寺庙掩映于神秘的云海之中。</p>
种种景色经果郡王之口,恍若一幅幅细腻工笔画,在众人眼前缓缓铺陈,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p>
这些见闻于宫中女子而言,乃平生不得见,与她们从小拘谨于闺阁和后宅的生活,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p>
只能在诗文中窥探一二。</p>
即使是出身蜀地的欣常在也未曾亲眼目睹过这番景象。</p>
初次听来,众人皆被果郡王那绘声绘色的讲述深深吸引,以至于连桌上的佳肴美酒都忘了品尝。</p>
而果郡王所说的这些地方,不管是都江堰,青城山,或者杜甫的浣花居所,在那个世界,沈眉儿在那个世界都曾留下旅游的足迹,有很深的印象。</p>
此刻她静静地听着,将记忆中的景象与果郡王的描述逐一印照,却发现已大有不同。</p>
不禁感叹着沧海桑田,人间一粟。</p>
雍正也是对果郡王这一番游历赞不绝口:</p>
“蜀风诗韵,一笔文宗皆入蜀,一笔天府入画来。文人墨客诚不欺朕。”</p>
太后虽然听得颇有兴味,但夜深身子已然十分困乏,便不再听了。</p>
沈眉儿本想搀着太后一起回宫,被太后劝回了,说等下还有烟花,让她多陪着皇上。</p>
太后一走众人便少了许多拘谨。</p>
雍正召了沈眉儿坐于他身侧,吩咐在凳上铺上鹅毛软垫:</p>
“这两日琼箩姑姑不让你出门,想必你在宫中闷坏了。今日难得有机会,就让十七弟再多讲些巴蜀的趣事,也好给你解闷儿。”</p>
果郡王目光落在沈眉儿高高隆起的小腹上,旋即站起来,举杯笑道:</p>
“臣弟还未恭喜皇兄和惠嫔娘娘呢。”</p>
沈眉儿自是客气地回应了一番。</p>
雍正随即把甄嬛也唤到近前,道:</p>
“莞贵人最爱这些杂文趣事,离近点也好好听一听罢”</p>
自从甄嬛引荐了淳常在之后,雍正觉得甄嬛肯对自己用心,也没有再因为妄议朝政的事情为难于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宠爱。</p>
果郡王微微看甄嬛一眼,眸光微转,含着笑意道:</p>
“皇兄要博小皇嫂们一笑,臣弟何吝一言。既如此,那臣弟便再讲讲因秋雨羁留巴山的情景吧。”</p>
见众人都被他的话勾起了兴趣,便娓娓道来:</p>
“那日秋雨连绵,我偶得机会,避于巴山的一处古刹之中。</p>
古刹藏于深山,四周被参天的古木环绕,秋雨如细丝般轻轻拂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与寺内的钟声、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p>
寺内有一位老僧,鹤发童颜,精神矍铄。</p>
他见我一人,便邀我共品一盏秋茶。</p>
那茶是用山泉水泡制,香气清幽,入口回甘,仿佛能洗净一身的尘埃与疲惫。</p>
老僧告诉我,这茶名唤‘巴山云雾’,唯有秋雨时节,方能采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