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梅妃真传(1 / 2)

甄嬛也听到齐妃的话,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着急之色,舞步都乱了几分。</p>

引得安陵容的歌声也开始有些发颤,再不似方才的圆润。</p>

对故皇后大不敬的罪名,她们俩小小的答应可担待不起啊。</p>

可甄嬛此舞自幼便依循纯元皇后的步伐精心习练,所有的动作烂熟于心,一时之间也没想出来用什么别的舞步来代替。</p>

愈发焦急起来了。</p>

就在这时,一缕清新脱俗的笛音骤然响起,从大殿之外悠然传来,如碧波荡漾,又似轻云出岫。</p>

吹奏的正是汉横吹曲中的“摩诃兜勒”。</p>

相传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独留传世。</p>

“碧天如水暮云收,明月平铺翡翠楼。寄钿合、共金钗,私言徒尔。”</p>

甄嬛心中一动,借着这笛声的引领,顺势将原本柔美的舞姿巧妙转化为柘枝舞的灵动与飘逸。</p>

俯身,旋转,甩袖,下摆。行云流水,自然流畅。</p>

身体仿佛化作一株柔柳,在狂风中翩翩起舞,低回婉转,几度沉浮。</p>

早已脱离了“惊鸿舞”的框架,自成一番风情。</p>

在舞动的间隙,甄嬛轻轻抬眸,向雍正投去一抹深情款款、柔情似水的目光。</p>

雍正早已被她的舞姿深深吸引,魂魄仿佛都被勾走。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一旁的洞箫,放在唇边吹奏起来。</p>

箫声悠扬,紧追笛音而上,交织缠绵,为甄嬛助阵。</p>

甄嬛的双足旋转得更加急促,裙裾如同绚烂绽放的榴花,环佩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如流水般潺潺流淌。</p>

随着乐声的渐渐消散,甄嬛盈盈举眸,与皇帝深情对视。</p>

眸光流转间深情交织,似两汪秋水相融。</p>

身上轻盈洁白纱裙的裙摆如花朵般在地砖上散开,仿佛一朵不染尘埃的芙蓉,美的让人窒息。</p>

雍正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他情不自禁地走上前,伸手将甄嬛温柔地扶入怀中,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p>

“你究竟还藏着多少让朕意想不到的惊喜?”</p>

甄嬛羞涩地垂眸,脸颊上泛起了两朵娇艳的红云,轻声回应:</p>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只为博皇上一笑罢了。”</p>

然而,敦亲王似乎眼里看不见皇上和甄嬛两人的浓情蜜意一样,大言不惭地说道:</p>

“这位小主的舞姿确是曼妙无双,恐怕能与本王府中的那位第一舞姬相提并论了。”</p>

第一舞姬的梗,虽迟但到!</p>

沈眉儿自是知道敦亲王事先和年羹尧串通好了,是来帮华妃说话的。</p>

所以华妃今日的谋划他必定心知肚明,可这话说出来真是智商捉急,着实让人不敢恭维。</p>

甄嬛位分再低,和也是君臣之别。</p>

拿人家和你府中的歌舞伎相比,这不是明摆着在打皇上的脸吗?</p>

正想着呢,果郡王已经出言解围了:</p>

“王兄此言差矣,世间之美各有千秋,岂能一概而论。</p>

小主的舞风姿绰约,尽得梅妃真传,岂是寻常歌舞伎所能企及?小王今日也算是大饱眼福了。”</p>

雍正听后,脸色稍有缓和。</p>

然而,敦亲王却对果郡王的反驳嗤之以鼻,满脸的不屑:</p>

“梅妃真传?你未曾亲眼目睹梅妃起舞,又怎敢如此断言?”</p>

果郡王依旧保持着微笑,从容不迫地说道:</p>

“论及武艺骑射,我自然无法与王兄相较,但在这些典籍之上,我这闲人倒是略胜一筹。自然是知道梅妃之舞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