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饮了两盏茶的时间,太后那厢已经起身,竹息姑姑前来请沈眉儿过去。</p>
太后斜倚在榻上,身着紫绣金丝凤纹袍,袖口绣着祥云纹。</p>
颈上佩戴着一串东珠项链,光泽柔润,手腕上套着黄金镯子,指间则戴着一枚镶满宝石的戒指。</p>
尊贵而不失威严。</p>
眉宇间带着岁月的痕迹,然而眼神仍然锐利,似能洞悉一切。</p>
沈眉儿不敢怠慢,双膝跪地,头微微低垂,动作极为恭敬:</p>
“嫔妾贵人沈氏叩见太后。愿太后万福金安,千岁无疆。"</p>
“起来吧,哀家今日乏了,倒是叫惠贵人多等了。”</p>
太后声音清冷,略带了一丝午睡刚起的慵懒。</p>
“能得太后召见,是嫔妾的荣幸,便是再多等上半日,嫔妾心里也是高兴的。”</p>
沈眉庄回道。</p>
“今晨可见过皇后和华妃了?”</p>
太后随口问着。</p>
“是,皇后娘娘气度高华 ,华妃娘娘容貌倾城,嫔妾心生敬服。”</p>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p>
能让人敬服的自然是风华气度,和在容貌上赞扬华妃相比,高下立判。</p>
也不枉她的关照。</p>
意味深长说着:</p>
“皇后是六宫之主,宽和待下,你们也要尊重皇后,如此后宫安宁,哀家才能安宁。”</p>
太后虽然言语柔和,但眼神中却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p>
沈眉儿低头恭恭敬敬地应下了。</p>
见气氛有些局促,竹息姑姑笑着说:</p>
“太后一直念着贵人的琴音精妙,今日见面倒说些旁的,不如叫贵人弹奏一曲,也好解了这午后烦闷?”</p>
太后自无不许,轻笑道:</p>
“哀家不过念叨了几句,倒叫你们惦记上了。”</p>
见太后言语轻松,沈眉儿也松泛了些,带着一丝调皮的语气说道:</p>
“嫔妾已然把琴带过来了,太后好歹听上一曲,若是能得太后夸赞两句,那嫔妾才有面子不是?”</p>
太后笑出了声:</p>
“原看你端庄稳重,却不想是个爱玩笑的,你且奏来,若是奏的好,哀家有赏。”</p>
沈眉儿接过采月呈上来的琴,口中道:</p>
“太后莫怪,嫔妾看太后亲切,才敢玩笑两句的。太后不若先听听看?”</p>
转瞬间,已经奏响了曲子。</p>
这回她演奏的乃是一首佛曲,名为“禅意”。</p>
乃是她这几年中结合后世所听过的一些曲调,重新谱曲制作的。</p>
为的就是能投太后所好。</p>
随着琴声的流淌,仿佛将人带入了一片宁静的禅境。</p>
她指尖轻拨,每一个低沉而悠长的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深奥的佛家偈语,引导人放下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p>
太后坐在锦榻上,闭目聆听。</p>
柔和悠扬的佛曲,配上古琴清和静远的声音,着实打动人心。</p>
一曲终了,太后脸上渐渐浮现出宁和的笑容。</p>
“好孩子,不曾想你年纪轻轻,对佛理有如此造诣,也算是不俗了。”</p>
“不敢当太后夸赞,嫔妾的外祖母也喜好礼佛,曾言礼佛可以静神虑,可以绝尘俗。耳濡目染下,嫔妾也有了几分喜爱。”</p>
沈眉儿她恭敬地行了一礼,解释着:</p>
“常言道,观音菩萨如秋月,慈光普照度众生。在嫔妾心中,太后就像那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一般,照拂后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