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绵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一片金黄的稻田,微风拂过,稻穗沙沙作响,似在奏响一曲丰收的乐章。他的眼中满是笑意与自豪,身旁的牧野紧紧握着他的手,掌心的温热传递着彼此的喜悦。</p>
“阿绵,今年这收成,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好。”牧野低沉的嗓音里透着难掩的兴奋。这片稻田倾注了他们太多心血,从春初的播种,到夏日里一次次的除草、驱虫、灌溉,每一步都走得精心。江绵还记得,当初为了选种,他和牧野在库房里挑拣了大半日,又向村里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才定下这最适宜本地土壤与气候的谷种。</p>
“是呀,这下村里家家户户都能仓廪充实了。”江绵笑着回应。他们所在的小山村,民风淳朴,哪家有难处,邻里都会搭把手。春耕时,人手不够,隔壁的阿伯二话不说,带着自家儿子就来帮忙翻地;插秧那会儿,村里的姑娘媳妇们也都纷纷下田,说说笑笑间,一排排嫩绿的秧苗便整齐地立在了水田里。如今丰收,这份喜悦自然也是众人共享。</p>
孩子们在稻田边嬉笑奔跑,手中挥舞着刚编好的麦秸草帽,惊起几只停歇在田边的雀鸟。江绵看着孩子们纯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柔情。他和牧野成婚数载,如今也有了一双儿女,女儿乖巧懂事,儿子虎头虎脑,每日里围着他们转,让家中热闹非凡。</p>
“阿爹,我要捉蚂蚱!”儿子小禾扯着江绵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渴望。江绵蹲下身子,轻轻刮了刮他的鼻子:“好,可不许跑远,就在田边儿。”小禾欢呼一声,拉着姐姐朝着草丛奔去。牧野在一旁看着,笑着对江绵说:“这孩子,和我小时候一个样,一到田里就撒欢。”</p>
村里的打谷场上,早已架起了一座座简易的脱粒架,青壮年们光着膀子,挥舞着手中的连枷,一下又一下,饱满的谷粒簌簌落下,扬起的灰尘在阳光里闪烁。老人们坐在一旁,帮忙整理着谷草,嘴里念叨着往年的收成和今时的对比,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妇人们则围坐成圈,将打下的谷子分拣,去除杂质,装入麻袋。江绵也加入其中,他手指灵活,不一会儿便分拣出一大筐干净的谷子。</p>
“江绵啊,你家这稻田管得好,收成一准儿拔尖,有啥窍门可得跟大伙说说。”村里的婶子笑着打趣。江绵抬起头,脸颊微红,腼腆地说:“哪有啥窍门,就是平日里多上心,该施肥施肥,该除害除害,还有大伙帮衬着,自然就长得好了。”众人纷纷点头,在这山里,靠的就是勤劳与互助,哪家日子过好了,都会把经验分享出来,大家一同奔富。</p>
忙碌了大半日,打谷场上的谷子堆成了小山,夕阳的余晖给这一切都镀上了金边。江绵直起腰,捶了捶酸涩的后背,目光扫向四周,见众人虽面带疲惫却难掩满足,心中满是感动。此时,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唱起了一首古老的丰收歌谣:“谷穗弯弯哟,笑满田,汗水晶晶哟,换丰年……”歌声渐起,众人纷纷应和,雄浑的、清脆的嗓音交织在一起,在山谷间回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