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渊看着昏暗的牢房悠悠叹了口气,但愿太子别犯蠢去给他求情。</p>
肖督主擅离职守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p>
立刻有人把他跟左相遇刺二皇子摔断腿等事件联系在了一起。</p>
甚至有人说肖渊压根儿没离开京城,无论是江南拍卖还是徐州赈灾都是替身在做。</p>
而肖渊潜藏在京城内肯定在谋划什么了不得的大事。</p>
堂堂东厂督主位高权重,能让他放着钦差不当暗戳戳搞事的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p>
至于是什么事,答案简直呼之欲出!</p>
也有人立刻反驳说肖督主这么多年忠心耿耿应该让他当堂自辩给大家解惑。</p>
这问案没有问一家的,即便肖督主没在赈灾出现在京城也可能是有不得不回来的理由。</p>
不问一问就直接定罪实在难以服众。</p>
张忠义安排的人一看有人这么说立刻表示赞同。</p>
人抓到了关起来了自然是要审的,只不过肖督主武功高强属于危险分子,出于对皇上安全的考虑也不应该让他上朝堂。</p>
大理寺是干什么吃的?</p>
刑部是干什么吃的?</p>
这么多人还审不了一个肖渊非要让皇上亲自审么?</p>
跟肖渊交好的官员立刻反驳。</p>
东厂本身是独立于司法机构之外的,这些年抢了不少刑部和大理寺的案子。</p>
这两个地方跟东厂是竞争关系一向有龃龉,如今东厂督主落在他们手里……</p>
呵呵,这个口供的真实性可就有待商榷了。</p>
老皇帝看着朝上吵成一团怒斥了一声闭嘴甩袖而去,但关于肖渊的处置却什么都没说。</p>
最近接二连三的事搞得他心烦意乱,再加上太子家小儿子的话让他不得不怀疑肖渊倒向了太子。</p>
老皇帝回忆这几个月的朝堂变化也品出些味道。</p>
虽然不明显,但太子一脉的官员确实日子更好过了,而老二老三的不少支持者却接连出差错。</p>
自己这几个儿子他还能不了解么。</p>
心眼最多的是老三势力最大的是老二。</p>
太子被自己磨得失了斗志,只是宗室和一群维护正统的老古板在支持。</p>
可那群人是成不了什么事情的,要说这里没有权臣插手他可不信。</p>
而朝堂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权臣也就那几个,张忠义是老二的岳父,英国公是老三的岳父。</p>
一番推算下来虽不能确定是肖渊但他也有很大嫌疑。</p>
肖渊是自己培养的刀一向不偏向任何一个皇子唯他马首是瞻。</p>
如今竟然没跟主子报备一声放着他的差事不做跑来京城实在没法让他再相信。</p>
肖岭看着皇帝沉思心里着急面上一点都不敢露,心里不由埋怨这个弟弟太不省心。</p>
有什么事好歹你给我递个信,贸然作这么大的死可真不是你能干出来的事。</p>
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p>
你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不跟主子知会就是大错。</p>
肖渊到底是做了这么多年东厂督主人脉了得,即便被关着也传出了消息让太子稍安勿躁。</p>
只是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不敢太提高自己的生活条件,倒是这么多年难得的受罪。</p>
牢房嘛,阴暗潮湿蛇虫鼠蚁多是常态。</p>
再加上他千里奔袭磨破了腿和私处,即便上了药也有些感染。</p>
前两天还好,他的人能随意进来送些干净的毛巾和清水。</p>
不想第三天却忽然都不见了,估计是东厂那边出了变故。</p>
确实是东厂出了些变故。</p>
老皇帝提拔了陈阔暂代督主之位,陈阔借机清除了不少人。</p>
有人提醒,老皇帝连牢房的守卫全都换成了皇城禁军,甚至将自己的贴身护龙卫弄过来两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