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回来摸了摸那雕像,端详了一会。</p>
我忍不住问:“这是个什么东西?看起来像只鸟。”</p>
叔叔斜眼瞧了我一眼:“你以为这是你家的小鸡仔吗?这个东西现在很少有人认识了。”</p>
我不耐烦地催促道:“二叔,赶紧说吧,别逗我玩儿。”</p>
叔叔看着我们说道:“你们都知道中国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一——东海龙王叫敖广。</p>
这些说法大都源于后来的神话故事。</p>
事实上,在更古老的先秦时期,东海之神是长着鸟身和人头的样子,名叫禺虢,也就是你们眼前这个东西了。</p>
它可能象征镇海的功能。”</p>
我和阿华都觉得“东海龙王”</p>
的名字和形象要更加霸气些。</p>
叔叔叹了一口气,觉得我们不可理喻。</p>
望着这只异兽,我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最近似曾相识。</p>
我在脑中不断回忆。</p>
阿华见我这样问,“卓然,你在想什么呢?”</p>
我摇了摇头说,“这东西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p>
阿华想了想,也摇了摇头说,“可能是我们在之前遇到过的古墓中有类似的壁画。”</p>
我否定地说,“不可能。</p>
我们之前确实看过一些壁画,不过根本没有机会好好研究。”</p>
阿华劝我说,“也许你在中国其他书或其他地方见过,不要太在意。</p>
神话中的生物形象往往相互串场,在这儿是海神,在别处或许就是山神。”</p>
海神?山神……突然,祁连山三个字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p>
没错,曾经在祁连山地下暗河两侧看到一些壁画里描绘了一幅带着匣子、从陆地上来到海里的神秘角色,画中人的模样与此极为相似。</p>
难道这里跟祁连山之间存在某种关联?</p>
我的猜测得到了意外沉默的回应。</p>
原本我以为自己的猜想过于大胆甚至不切实际,没想到大家竟然默不作声。</p>
二叔拍了拍我问道,“大侄子,你怎么了,想到什么?”</p>
我对他说起在祁连山的经历,以及二者间潜在的关系。</p>
接下来场面变得十分沉静,每个人都不说话,空气紧张而尴尬。</p>
直到听到李明的声音再次打破了这份宁静:</p>
“这种石雕不应该只是单一存在,至少应成双成对。”</p>
叔叔回答道:“嗯,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更多雕像。”</p>
我们继续探索着,并很快找到了另一个相同的石刻图像旁边还躺着一具 ** 。</p>
尽管已经很久了但仍保留原貌,令人感到诡异。</p>
检查之后确认此人年岁不大,大约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身上有箭伤显然是石阶陷阱所致。</p>
死者紧握住一只笔和胸前口袋里的本子。</p>
翻开笔记时,死者的 ** 迅速干枯变形,仿佛一瞬间释放出了所有的怨念。</p>
我们退后几步不敢再靠近。</p>
阿华读出了笔记本首页文字:“今天是第一天出海,很激动,老板给的钱够付城里房子首付...”</p>
阿华为表达尊重对着逝者做了个手势并表示理解,打开那本小册子阅读其中内容...</p>
显然,这位年轻人的心愿并未实现,直到他离开人间那一刻还在执着于未完成的事情。</p>
这让我们对眼前的景象倍感唏嘘。</p>
改写的文本如下,所有名字已作调整:</p>
“看起来还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惜了,真是令人惋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