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现代旅行:济南二安(四)(1 / 2)

姜瑜又在那里吧啦了半天,总算是把现代的教育都讲明白了。</p>

“那考你一下,看看从学堂出来有没有退步,背我的一首词听听。”辛弃疾说道。</p>

姜瑜撇了撇嘴,究竟是为了考我,还是当着众朝人的面夸你。</p>

行吧,还是满足了人家小小的一点虚荣心,毕竟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能让先人晓得自己的事,换谁谁都激动,总归要显摆一下。</p>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姜瑜看着辛弃疾的样子,正好想到这首,就干脆背了出来。</p>

辛弃疾:“这背的太超前了,我还没写呢。”</p>

“那正好,赶巧了,今天你写了。”</p>

姜瑜怕他不满意又补充一句:“你放心版权还是你的,老祖宗们都看着呢。”</p>

辛弃疾:……</p>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曹植记住了这一句,自信、风流、乐观,不是一般人呐。</p>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陶渊明斟了一杯酒,抬手敬后人,“你倒是与我做了一回知己。”那些追名逐利之徒,怎么会明白酒中真趣。</p>

李白一撸袖子,立刻挥笔而下,他就不信自己狂不过后人。</p>

苏轼仔细品读,这词写的确实是狂,也当真写的好,不输自己。“</p>

“倒也是豪迈,词也算得上一等了,只是韵律欠佳。”李清照如实说道,诗言志,词抒情,词作多是婉约。</p>

姜瑜不懂,但是她知道,“对对对,和苏轼大大并称苏辛,您也是这么说苏轼的。”</p>

“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p>

“咳咳。”李清照差点被呛到,就这么点事儿全给我抖落出来了。</p>

“年少轻狂,酒后戏言罢了。”</p>

她可没忘记各朝人都能看到直播,当着各位大家的面这么说,她多少也是怵的。</p>

欧阳修不置可否,只淡淡一笑,品评他诗文的多如过江之鲫,他可计较不来。</p>

苏轼讶异看向天幕里的李清照,好生狂妄的小女子,这倒是引起了他的关注。</p>

“我倒是知道她父,算得上是我的学生了,哼,等咱回京城定要前去上门一番,考考如今的奇女子。”</p>

苏轼现在只觉得路程遥远,恨不得马上赶回汴京,茶也不喝了,唤起一家子人就要赶路。</p>

苏轼的妻子王闰之笑着打趣,“你都多大年纪了,还跟一小娘子计较,羞不羞人,还是歇够了再赶路吧,不然妾怕你再闪了腰。”</p>

“正好,系统也安排好了,咱们出发吧。”</p>

“去哪啊?”辛弃疾好奇问道。</p>

“回你们老家,大山东。”</p>

“我是历城人,也不知道如今的历城变成了什么样,有点期待了。”辛弃疾满怀憧憬,没有了金人的破坏,想必会非常好吧。</p>

“我祖上是章丘,与历城倒也是不远,只可惜半生漂泊,竟再未回到故土。”李清照亦是说道。</p>

说到这里,也勾起了辛弃疾的伤痛之处,二人一同叹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