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辰伦决定每栋高楼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尽管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部分无辜者的生命,可也加重了整个行动组的任务,拖慢了计划的推进。</p>
每一栋高楼的处置方案,都需要行动组成员反复审阅问卷、激烈争论、权衡利弊,最终达成一个“相对妥善”的共识。</p>
这个过程,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以上。首批五十栋高楼,仅决策环节就耗去了团队近二十个小时!</p>
这还不包括吃饭、休息等时间,即便拼命压榨时间,完成初步决策也花了一天半。</p>
而这仅仅是决策层。方案落实到基层连队,才是真正的挑战。</p>
往往在诛杀了首恶后,剩下的没有犯错或只犯了小错,可人格有所扭曲无法独立生活的,还需要教化、规训,试图将扭曲的人格扳回正轨。其中威胁度低的,带回连队高楼进行军事化重塑。</p>
然而针对伊甸园这种所有成员都受到精神污染的,击杀了‘先知’后,成员们仍然对外界有着强烈抵触心理。只能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定期施以人道关怀,给予物资援助,期望能通过漫长的时间让他们逐渐恢复。</p>
还有部分高楼,诛杀首恶后,底下普通高楼成员心智正常的,只需要给予一定协助,帮助他们重建高楼秩序,制定一个更合理更公平的管理制度框架。</p>
可渐渐处理着,行动组也不得不考虑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连队高楼他们的人力物力能够承担得起这份越来越沉重的任务吗?</p>
他们上面根据高楼实况进行决策,只考虑到私人高楼的命运,甚至贪心的想要尽善尽美,不能光破坏,不建设。</p>
这也近乎无限的加剧了基层的任务。</p>
正如现实中,管理层出发点是好的,想要治理好某件事,阻止扩散和爆发,甚至将事情上升到政治层面,以引起高度重视。</p>
不计成本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群众的安全。</p>
基层被逼得加班加点工作,稍微出了一点问题就会被严肃批评,甚至是问责免职。</p>
然而相当大部分的群众非但不理解不感激,更是以片面的自我认知,认定这就是一场秀,是借机捞钱,认为上面的人都是拍脑袋决定的酒囊饭袋。</p>
两边不讨好。</p>
吴辰伦遇到当下的问题,通宵达旦的疲惫和决策的沉重感瞬间化为冰冷的讽刺。</p>
他们高高在上地讨论着私人高楼的命运,追求着“尽善尽美”,却完全忽略了基层执行者的承载极限!</p>
这种不切实际的方案强行推行下去,只会让连队官兵怨声载道,视他们为不知民间疾苦、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p>
一股巨大的虚无感如潮水袭来,这一切努力,似乎都成了空中楼阁。</p>
行动组有的人认为他们得出的处置方案必须抓紧落实,不能浪费他们的劳动成果,不管合不合理,先压着底下连队高效执行任务,实际遇到困难再想办法解决,要做出成绩给上面看。</p>
吴辰伦力排众议,将行动给压了下来,让连队高楼缓慢推进,并且要求行动组直接参与到任务执行当中。不要光坐在空调房当指挥,而是每个人都得分派任务、指标,实际去体会基层是怎么工作的,实际困难有多大。</p>
趁着这段时间,他决定到其他行动组,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参考他们的优秀经验。</p>
</p>
吴辰伦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第六行动组,他们正位于仙贺省主楼。</p>
第六行动组工作正开展得热火朝天,主楼的全员几乎都被调用,不间断有整队士兵外出,也有从外面归来的,还带来了不少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