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侠</p>
——读《观刈麦》有感</p>
@丙叔佩史</p>
山川载物华光照,</p>
人间疾苦几曾消?</p>
黄金甲胄三千客,</p>
铁锁横江一世骄。</p>
贫者哀鸿常满路,</p>
富家歌舞未曾宵。</p>
但愿苍生俱饱暖,</p>
不辞白发生人潮。</p>
赏析</p>
《苍天侠 ——读〈观刈麦〉有感》</p>
白居易的《观刈麦》与这首回应之作《苍天侠》,两首诗遥相辉映,形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勾勒出一幅关于社会不公与人间疾苦的全景图卷。</p>
白居易的《观刈麦》与本诗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有诸多相通之处。白居易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头顶烈日、脚踏酷暑,为了生活不得不终年劳碌,这份艰辛背后所承载的不仅是个人命运,更是整个社会底层人民共同面临的挑战与困顿。</p>
而在本诗中,“山川载物华光照,人间疾苦几曾消?”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展现出即使自然界赋予了世间万物生机盎然之美,但人类社会中的苦难与挣扎并未因此而减轻,反而凸显出自然美景与人间疾苦之间的鲜明对比。这一开头构建了更为广阔的思想框架,将视线扩展至全球范围内的底层人群,传达出一份深切的人文关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