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庸啊,你爹去的早,阿娘只有你了......”</p>
“你得想想法子,阿庸啊......”</p>
阿庸长阿庸短,念到最后,朱夫人把自己都念哭了,哀伤地瞅着眼下乌青的儿子,抖着唇流下了一连串仓惶的眼泪。</p>
她知道阿庸不易,可她一个妇道人家,丈夫死了只能倚靠儿子,这都是没法子的事儿。</p>
朱维庸见状也不意外,一副早已习以为常的模样,甚至带上了一丝微笑,安慰道:</p>
“母亲累了,回去歇着吧,这些都是男人的事儿,母亲只管约束好十一娘,什么都不用怕。”</p>
“去歇着吧,什么都别担心,母亲......”</p>
“交给我就成了,母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您只管回去歇着......”</p>
这样的车轱辘话,朱维庸不厌其烦地说了一遍又一遍。</p>
到了某一刻,朱夫人像是忽然被按下了开关,听懂了也不哭了,自己擦了泪,换上欣慰的神情,扶着婆子的手慢吞吞地离开了。</p>
朱维庸望着她娘的背影,脸上骤然没了笑意。</p>
母亲虽然前言不搭后语,可有句话说的不错,十一娘的确不小了,早些嫁出去也能早些省心。</p>
这事儿要跟祖父好好商议。</p>
朱维庸打定了主意,等朱相回府便立刻前往。</p>
朱相刚换了常服,便看到压不住疲倦之色的孙子正朝屋内走。</p>
朱相叹息道:</p>
“维庸,身子不好就不必来请安了,祖父知道你孝顺,可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p>
朱维庸心头一暖,紧绷的后背紧跟着放松了些。</p>
这一整日忙下来,祖父竟是第一个关心他身子的人。</p>
“有什么事就说,说完了就回去歇着吧,春寒料峭,你脸色不好,睡前叫下人给你煮些姜茶喝。”</p>
朱维庸忙应了一声,随后笑道:</p>
“这会儿来不是为了什么大事,是十一娘的事......”</p>
朱相以为他说的是楚府花会上朱十一娘闹的那出幺蛾子,于是板着脸道:</p>
“这是十一娘的错,等会儿你叫她来一趟!你们三个孩子里,就数她最蠢,还偏偏喜欢自作聪明,总爱钻些个牛角尖!咳咳咳....”</p>
朱维庸忙上前替祖父顺气,“祖父消消气,我已经罚十一娘在府中反思了,最近几日都不许她出门......十一娘也不小了,不知祖父的意思......是想再留一留她?”</p>
朱相一怔,旋即一脸怅然道:</p>
“是不小了,十一娘已十岁有六......再留下去也是不美,自阿侑离开后,我总觉得你们都还年幼......一转眼,罢了,不说也罢......”</p>
朱维庸听祖父提起‘阿侑’,也是满心的伤感,那是他的父亲,天妒英才的人物......</p>
“你既提起十一娘的亲事,想来是有了中意的人选?”</p>
朱维庸转着心思道:“不敢瞒祖父,我母亲的意思,十一娘的亲事不能比阿柔的差......”</p>
“胡闹。”朱相轻斥了一句,一脸的不赞同,“你母亲是个糊涂人,你也糊涂?”</p>
末了指了指圆凳对朱维庸道:“坐。”</p>
朱维庸随祖父一道坐下,看着圆桌上摆着的半旧漆盘,忍不住道:</p>
“十一娘虽是庶出,可到底也姓朱,祖父为何......”</p>
朱相点着桌面,冷笑道:</p>
“十一娘那性子,是能给世家做宗妇的?”</p>
只一句话,朱维庸就不吭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