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明军来了二(1 / 2)

沈阳城内,代善接到济尔哈朗派出的信使,大惊失色,对多尔衮道:“明军势大,野战不可敌,需速速向大汗禀报。”</p>

皇太极在内室床上,迷迷糊糊间,听到明军到了镇北堡,济尔哈朗不敌明军车阵,心中焦急万分,一着急,又晕了过去。</p>

不多时,萨哈璘匆匆赶来,脸色苍白地禀报道:“阿玛,和硕贝勒在辽河套拦截明军失败,退回镇北堡,儿子出城时,明军已经抵达堡个,估计此时正在攻打堡墙!”</p>

皇太极闻言,猛地睁开眼睛,双手紧握成拳,嘴里含糊不清地道:“派兵……派兵支援!”</p>

代善正要派阿巴泰前去支援,帐门外有亲卫来通报:“五阿哥巴喇玛、三贝勒莽古尔泰回来了。”</p>

代善正要派阿巴泰去支援镇北堡,听到五阿哥和莽古尔泰回来,他又将多尔衮派了出去,两人手上的骑兵精锐,合起来有三千多人,再加上济尔哈朗的骑兵,也有近五千人,应该能够与明军一战吧?</p>

…………………………………………</p>

平安和孙承宗率领的中军,行进到前日作战的地方,听闻前军已经攻下镇北堡。</p>

孙承宗立即下令:“令:曹文诏部,向沈阳城东北方向前进,截断铁岭、抚顺方向的道路,消灭来援之敌,阻止城中敌人逃跑。</p>

令:赵率教部,调头向东,从沈阳城南边,向东与曹文诏部连接,形成沈阳城东、南方向的包围圈。</p>

令:中军满桂部,遣三万人,连夜东进,从北、西两面,包围沈阳城!”</p>

命令发出后,孙承宗、袁崇焕、茅元仪、方正化、法安大师等,奉天子朱慈煌,率军进驻镇北堡。</p>

“此处的镇北堡,是老镇北堡,”茅元仪为皇帝解释道,“后来辽东边墙修筑到开原卫,那里还有一个新镇北堡……”</p>

孙承宗做蓟辽督师时,一心要修复辽东的这些城堡,可惜此时的大明,不再是中叶时期那个经济繁荣,如日中天的大明,单单是大凌河西岸的几座城堡,就将大明拖入了深渊。</p>

此时的辽河套边墙,由于年久失修,墙体坍塌,墙上墙下长满了荒草,早就失去了防御功能,只有几处堡城,还算完整,后金用来驻兵。</p>

孙承宗感慨地道:“等收复奴儿干,大明还得将这些边墙和卫所,重新修起来。”</p>

平安心里暗戳戳地想:母后要的是整个奴儿干,这边墙修起来,不是划地为牢,将自己禁锢在边墙内了?</p>

于是他道:“对奴儿干诸部,应该如永乐帝时期那样,采取恩威并施的怀柔政策,那时候没有边墙,女真诸部却不敢反叛。</p>

正德朝后,修筑起了边墙,女真人照样反叛,可见能镇住辽东诸部的,不是边墙,而是强大的国力、是军队的武力,还有朝臣们推崇的教化。”</p>

这都是平安从母后那儿听来的道理,今儿在这里讲出来,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孙承宗等人,并没有多少惊讶,却把袁崇焕这个边臣,差点惊掉了下巴:这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讲出来的话?</p>

他却不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讲的道理,要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要么是从师长那里学来的,并没有多少是他们自己推导出来的,但饶是如此,能活学活用,已经很了不起了。</p>

他刚开始还想附和老上司孙承宗,但小皇帝对治理奴儿干的想法,显然与老上司不一样,他噎了一下,才道:“时移事易,对于奴儿干,永乐朝有永乐朝的治法,正德朝有正德朝的治法,今日有今日的治法,端看虏情而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