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首辅病倒(1 / 2)

卢象升风风火火地着手打造他的轨道车,因为有了详尽的图纸,打造过程异常顺利。</p>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便成功铺设了一条长达两里路的铁轨,连接了码头与钢铁厂,极大地节省了矿石与煤炭的运输成本,省去了大量的人工与车马劳顿。</p>

受此鼓舞,卢象升下定决心,定要在矿洞里铺设上铁轨,以提高铁矿石和煤炭的产量。</p>

另一边,张蔷接见了南怀仁和徐光启,她详细询问了,西方大学的学科设置及科技发展情况。</p>

她知道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学科设置与科技水平,但对于基础研究的学科和流程,却知之甚少。因此,她的方法直接而高效: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p>

在了解了西方目前的实际情况后——尽管南怀仁可能并未完全说实话,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她并不想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p>

即便是在后世,种花家也从未盲目模仿西方,她只能借鉴西方,探索出一条适合大明现状的发展之路。</p>

于是,张蔷对最初拟定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修改,便交由徐光启去执行。</p>

燕京大学,就是借鉴西方的大学,设置了各利基础学科,将读书人的目光,从四书五经上,吸引到自然科学的学习研究上来。</p>

从天启六年年底涉足朝政,到开平四年六月,张蔷执政已近五年。她凭借一己之力,稳住了大明这艘即将滑向深渊的破船。</p>

抗击后金、西北赈灾、削弱藩王势力、编练新军、整顿卫所,每一项政策都顺应时势,加之《明报》的广泛宣传,这些举措得到了朝野上下的鼎力支持。</p>

然而,随着南阳事件的爆发,改革逐渐触及深层利益,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p>

这一日,内阁首辅孙承宗突然病倒,病情来势汹汹,上吐下泻,仅仅一个晚上,这位老臣便虚弱得无法起身。</p>

张蔷知道,孙承宗死于崇祯十一年,却不是病逝,而是战死。他立即吩咐太医院派人前去救治,同时对阿宝说道:“老首辅这是吃坏了肚子,老人家脾胃弱,抵抗力差……”</p>

阿宝瞪着迷茫的蓝眼睛,似有所感:“喵……要不,本猫去看看?”</p>

张蔷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淡定:“阿宝,你怀疑这是有人故意为之,而非意外?”</p>

阿宝答道:“喵……要看了才知道。”</p>

说罢,阿宝三两下跳上房梁,消失不见。</p>

张蔷十分羡慕阿宝,能在京城中自由活动,有时候,她觉得自己活得不如一只猫。</p>

有了阿宝的提醒,张蔷心中警铃大作,尽管乾清宫内都是自己信任之人,但她还是谨慎地在茶壶中滴了几滴灵泉水,以求心安。</p>

阿宝归来时,张蔷正与平安用午膳。</p>

阿宝一身尘土,来不及等姜姑姑抱去洗澡,便急切地对张蔷说道:“喵……首辅家的厨子,被人收买了,得了阜财坊的一座院子,还有老家的二百亩地……”</p>

“有何证据?”张蔷问道。</p>

“喵……房契和地契,在那厨子身上,他不敢放在家里……”阿宝答道。</p>

姜姑姑进来,将阿宝抱走,一边埋怨道:“阿宝,你又去调皮了,弄得浑身脏兮兮的,晚上怎么上万岁爷的床?”</p>

阿宝无奈地叹了口气:“喵……平安才不会嫌弃本猫呢。”</p>

平安被阿宝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挥挥手道:“阿宝,快去洗干净,朕把这个鸡腿留给你……不,你喜欢吃鱼,这条清蒸黄花鱼留给你。”</p>

张蔷对着门外喊道:“怀恩,叫法容来。”</p>

平安好奇地问道:“法容姑姑正在吃饭呢,母后这么急叫她合适吗?”</p>

张蔷说:“孙师傅病了,母后要去看望他,平安也一起去吗?”</p>

平安闻言,放下筷子问道:“孙师傅病了?平安与母后一起去。”</p>

“先吃饭,等法容姑姑准备好了,咱们就去看望孙师傅。”张蔷说道。</p>

母子俩正说着话,法容急匆匆地走进来问道:“太后有何事吩咐?”</p>

张蔷招手示意她靠近,轻声吩咐了几句,法容点点头,转身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