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照耀大地,绿树成荫。</p>
宋七七从汝阳王府的角门出来,一眼就看到停着的粗布青帷幔马车。</p>
陈俊然带着侄儿陈景春与陈景夏,来接她。</p>
“小妹!”</p>
“姑姑!”</p>
大侄儿十三岁,二侄儿十一岁。还有一个八岁的侄女陈景秋,与五岁的小侄儿陈景冬。</p>
因后头两个太小,没带出来。</p>
老陈家,也算是子孙繁茂!</p>
自从方嬷嬷被卖后,再没人找宋七七的麻烦,她等到两个月,顺利退役,出府回家。</p>
王妃很会宠络人。</p>
她不但让宋七七把所有积蓄都带走,还给她两套头面。</p>
一套是镶着红宝的镂金头面,一套是镶着大珍珠的玉头面。</p>
价值至少上百两银子。</p>
还给一匣子的金锞子,以及四个金元宝,这是给她压箱底的。</p>
最后,王妃还给她一百两面额的银票。</p>
真是大方!</p>
这里可是古代,世俗界的财富自然就是金银财宝。</p>
原主这十五年,也攒下一些身家。</p>
各种金银、玛瑙、珍珠、翡翠、玉首饰等就有三个大匣子,价值差不多上千两。</p>
还有各种绫罗绸缎,如轻容纱、宝花罗、妆花缎、缭绫等贵人赏的名贵布料。</p>
虽然不多但也能做好几身。</p>
这个价值就很高,怎么也得上千两。</p>
宋七七收拾东西时,翻出来两件披风。</p>
一件是狐狸毛的,另一件是兔毛的,是以前在宫里时,宫妃赏的。</p>
如果是新的,一件要几千两呢。</p>
那狐狸毛的,连王妃都称赞不已。</p>
当然,这些都算是旧物,那些贵人是不会再穿的,但都是九成新的。</p>
其它头花、帕子、荷包、络子、扇坠等之类的,也有好几个匣子。</p>
这大多是当差的姐妹们,赠送的。</p>
还有几身绸缎的衣裙,很是华美,都是王府主子们年节时赏下的。</p>
并十几身各季衣物,都是大宫女的份例。</p>
原主平时攒下来的银子,有份例也有赏银,加起来有上百两。</p>
这些零零总总算下来,就有好几千两银子。</p>
古人诚不欺她!</p>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宁娶大家婢是很有道理的,身家不菲!</p>
白水镇。</p>
陈家居住在私塾旁边,是三进院子,大概十几间屋子,有两家下人。</p>
嫂子马氏,因父亲是举人,识字会作诗。</p>
她与陈俊然情投意合,夫妻恩爱,儿女双全,也算是和和美美。</p>
马家只她一个女儿。</p>
因此,马家的私塾由陈俊然继承。</p>
本来说好第二个儿子陈景夏会过继到马家的,但因其八字与马父不合,只能作罢。</p>
后来,小儿子陈景冬出生。</p>
等他长到十岁,就会过继到马家,到时,他就该叫马景冬。</p>
宋七七住在第三进,侄女陈景秋的隔壁。</p>
她从一个箱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吃完饭后,一一送给他们。</p>
送给兄长陈俊然的,是一块古砚台。</p>
这个砚台是三公子赏的。</p>
送给嫂子马氏的是一支镶着蓝宝石的步摇,给两个大侄儿各一块羊脂玉佩。</p>
给侄女的是翡翠玉镯,给小侄儿的是一个挂着玉佩的银项圈。</p>
“小妹,你这也太破费了!”</p>
嫂子马氏说道。</p>
陈家虽然也算是富足人家,但如此好的玉佩首饰,也是第一回得,很是亮眼。</p>
宋七七笑道:“不碍事,都是贵人们赏下来的。”</p>
她又拿出二百两银子给兄长,请他帮着买个铺子,租出去赚租金。</p>
这样也算有个营生。</p>
她不能真让兄长一家养活。</p>
短期内可能没事,久了该有闲话。</p>
按理说,她已经完成任务,可以回归。</p>
但是,之前不是联名上书给历练阁吗?</p>
于是,在任务世界的时间,暂时又改回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