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北地雪冰刀夏澜沨(1 / 2)

五万大军集结边境岐门关。</p>

比军队先到一步的,是蛊族圣女兼长公主百里钊。</p>

她依然头戴黑纱帷帽,一身缁衣。</p>

田雪、覃孟哲恭恭敬敬相迎。</p>

经过几年边军生活的磨砺,田雪少了几分娇媚,多了几分稳重。</p>

她将百里钊请至主位,自己亲手奉茶后立在下首:“殿下,咱们何时攻打夏雷国?”</p>

百里钊毫无顾忌地端起茶,喝了几口,才淡淡抬眸:“兵部调集的粮草是否已送到?”</p>

田雪见她神色似乎并不着急,心里不由有些疑惑,但还是答道:“已到。”</p>

岐门关的土地多瘠薄,和姞老将军那边一样,即使屯田,也只够养活将士,而顾及不到家属,还是得朝廷补贴粮食和军饷。</p>

何况一次调动五万大军。</p>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喜欢拿着棍棒打打杀杀的幼童稚子都晓得的陈辞滥调。</p>

若无粮草,人和马连干活的力气没有,遑论打仗。</p>

百里钊轻轻颔首,却再次垂眸,许久未开口。</p>

田雪、覃孟哲悄悄对视一眼,互相摇头。</p>

他们只知宫中出了奸细,圣上大怒,要灭了夏雷国,哪晓得此刻长公主心里在想什么。</p>

和周不宣一样,百里钊总觉得奸细案哪里不对,父皇盛怒下的出兵也似乎欠妥。</p>

可依然想不出缘由。</p>

坐了半天,她终于抬眸看向门外:“夏雷国那边如何?”</p>

“已经收到消息,正在集结军队,”覃孟哲道,“密探来报,说夏雷国从百官到衙役都喊冤叫屈,煽动民众激愤情绪,大量招募人马。”</p>

百里钊点点头,面容平静:“带我去看看。”</p>

夫妻俩便陪她登上关城城楼。</p>

另一边,周不宣除了帮忙稳定大后方,让峰谷丝毫不受外界影响的继续训练,还要替她盯着朝堂和前中书左丞严丁桓案。</p>

严家连赏赐带侵占的共二十万亩田地,一定不能被奸细案拖延,让他有机会拿钱消灾、求人翻身。</p>

其儿媳不仅凶悍,且狠毒。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百种,她偏偏出于嫉恨,毁那女子的容。</p>

虽说甘愿做妾之人不值得同情,但毁容之举,实在有点过。</p>

严家亲眷子侄也在原籍横行乡里,什么强占土地,玷污民女,杖杀佃农……简直无恶不作。</p>

当地县衙不敢得罪严家,便极力包庇维护,不仅帮着销毁状纸,还将击鼓鸣冤的百姓羁押入狱,并派人通知严家,尽由他们发落。</p>

所以严家大案绝不能中途出差错,让他们逃出这应有的一劫。</p>

同时,她还要趁百里钊不在,秘密研究抵制一切蛊毒的药剂。</p>

尤其是她体内蛊王的万毒之毒。</p>

蛊王不仅能像寄生虫般在百里钊体内存活,还能吞吃她服下的任何毒药毒物,食毒如食美味。</p>

这让它的毒性更为成倍增加,一滴唾液都能轻而易举要人的命。</p>

人心难测,她不怕百里钊将来用蛊毒杀她,她只怕某日为某事翻脸成仇,自己平白受那蛊毒折磨。</p>

蛊族蛊民在圣女面前尚无反抗之力,何况普通常人?</p>

她必须未雨绸缪。</p>

因为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p>

父女和子女、兄弟姐妹之间、闺蜜与好友,都有数不清的一日成仇案例,她不能不防。</p>

蛊毒通常都是热毒,须以寒凉药物与羊蹄草等各类杀虫药相配。</p>

如今,她还缺一种名叫凌霄花和冰盏草的灵花灵草,它们生长在流风北部极寒之地的高山上。</p>

百里钊前往岐门关督战的这段时间,是研制抗蛊毒药的最好时机,她不能再等,否则手里已有之药就会失效。如此下去,成功研制抗蛊毒药,就会变得遥遥无期。</p>

峰谷这边倒不需要一直盯着,因为法阵重重,没有她和百里钊的首肯,谁都出不去。</p>

唯朝廷那边……</p>

谁能帮她盯一阵子?</p>

冥思苦想许久,她终于想到一个人:锦衣卫右都督,呙纲新。</p>

此人为了往上爬,不惜当面服下百里钊给的药丸,受其招揽。</p>

不用深想也知道,时时受蛊毒威胁的人,心里必是又恨又怕,既希望有人能帮自己除蛊去毒,又因太过忌惮而不敢主动寻医问药。</p>

呙纲新既能背着皇帝与百里钊合作,也会为了身体性命,再私下里与她合作。</p>

想到此,周不宣立即收拾东西,备好北行所需,动身出谷。</p>

此时的呙纲新却忙得分身乏术。</p>

内奸案一出,除了边境即将大战,朝廷也是一番腥风血雨。</p>

之前或有意或无意,和贴着海渠脸皮冒充少监的别国间谍走得近的官员太监宫女,都被调查入狱。</p>

甚至只是和他们说过话,也都被收押刑问。</p>

诏狱、刑部大牢几乎人满为患。</p>

如此严重事件,自是打击政敌以及报私仇的好时机,受牵连的官员中,不乏互咬之后成功被诬陷、无法辩白的冤屈者。</p>

粮草和军队一到,边境就会开战,朝堂却在官员们的钩心斗角下,一片乌烟瘴气。</p>

</p>

喜欢反派大佬在异界请大家收藏:反派大佬在异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呙纲新气恼不已,想着长公主真是神机妙算,早把这帮人看清。</p>

于是,奉天殿里,他呈上写好的奏疏。</p>

奏折经太监之手递到御案。</p>

“呙卿家言之有理,为免后方影响前线,一切事宜,当在捷报传来之后再作处理,”被成堆奏折练出速度的百里赓淡淡扫上几眼,便合上奏本,下令,“奸细案嫌犯暂押牢狱,等边境大捷之后再审。”</p>

朝臣全部跪下:“吾皇英明!”</p>

灾祸来不及上身的官员们都暗暗松口气,毕竟继续查涉下去,谁都难保自己不跟着倒霉。</p>

更别说谏止出兵。</p>

朝议每天都有。</p>

流风国每九天一大朝,一至九品京官全部穿官服官靴上朝。</p>

平日朝议则只有四品及以上官员才能参与,人称京骥小朝。</p>

但逢大事,非大朝日,四品以下官员也会被太监们通知上朝。</p>

今日奉天殿便是一至九品满朝文武,然而,却只有几个官员暗暗忧心。</p>

亦不敢谏言触皇帝霉头。</p>

堂堂御马监少监被人活剥脸皮,头颅尸体也被残忍处理,且久无人知,整个皇宫都被蒙蔽。</p>

这何止是颜面丧失,简直就是流风国的耻辱。</p>

此时谁出言谏止出兵收拾夏雷,谁就可能立马被拖进诏狱。</p>

被授职而等候选用的吏部听选,早已在轷将军案和苏钱两道贪污案结束时,填满地方知县空缺。</p>

三年前的进士也都安排至六部及翰林院,有的任科道官,有的做编修,然后在由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主持的京察考核后,称职者尽皆擢升。</p>

今春的进士则一部分外放历练,一部分进入六部基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