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到了八月初六日。</p>
考官们入闱,先举行了入帘上马宴,内外帘官都赴了宴。</p>
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p>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试院。</p>
即初八日,考生便进入考场,等着初九日 ,乡试第一场。</p>
初九日一到,郑旦几人穿着整齐的官服,立在试院的高台上,由刘禹锡向下面众考生宣读考场纪律。</p>
接着,当着所有考生的面,郑旦抽取了准备的两卷试题中的一卷。 亲自解开束着试卷的红丝绦,轻轻划开火漆封缄。</p>
然后,考生们依次进入标了序号的号房。</p>
考试开始后,郑旦懒在摇椅里,又郁闷了,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一场考试,要考三天。</p>
这第一场考试,考四思、韵诗、策问。</p>
为什么非得分三天,一天考不完?</p>
而且考生们要考三场,还自带水果,甚至干粮。</p>
相当于一场秋闱,要折腾考生十二天之多。</p>
看着郑旦时而哼哼唧唧,时而眉头紧锁。</p>
旁边的刘禹锡问道:“殿下在想什么?”</p>
“哎呀……考试拉的时间太长了。一共三天不好嘛?”郑旦蹙着眉,不满道。</p>
“殿下要是觉得累,就回去休息,我来守着。何况萧将军和吴指挥使也盯着考生呢。”</p>
此刻的萧旭和无双,正分别倚在两棵大树上,边纳凉边盯着下面的一个个隔间。</p>
在刘禹锡的精心伺候下,郑旦完美坚持了半个多时辰,倦意袭来,</p>
郑旦正欲去往太子专用休息室睡一会儿,便见萧旭提着一个考生于号房围墙上跃下,行了过来。</p>
郑旦暗叹一声“真快”,重新懒回摇椅。</p>
待萧旭放开考生衣领,这考生双腿一软,便跪倒在地。</p>
“哥哥,夹在号房的墙壁缝隙里。”</p>
萧旭说着,拿出一张细细窄窄的纸条,上书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p>
“嗯……看来是提前放进去的。”</p>
郑旦看向抖如筛糠的考生,问道:“这考的不是你们郡学的四思嘛?这你都要靠夹带?服了!那你送了什么敬意?”</p>
“学生……学生……家父送了……三个美女给院长。”这考生越说声音越低。</p>
“哥哥,我去看看那送地契的。”伴着这话,萧旭已经又跃上了树梢。</p>
“三个?哎妈呀。怎么没人送本宫呢?送了本宫,万一本宫一高兴,让你直接在朝中任职呢。哈哈!”郑旦无聊,开着玩笑。</p>
不消片刻,萧旭和无双又扭送来三个考生,其中便包括那个送地契的。</p>
郑旦看着不到一个时辰就抓获的四个作弊考生和急急赶来的郡守,徐院长等人,多少有些无奈。</p>
“禹锡,传本宫的令,停考!”郑旦是真恼怒了。</p>
之前闹成那样,竟然还敢如此明目张胆,郑旦忍不住想,太子在这几个人眼里,是多无能,多没有威严。</p>
而这几人又是多么目无法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