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世家妇人(1 / 2)

王氏找大儿子还是为了小儿子娶亲一事。</p>

“望舒不沾这些人情世故,可十一这边到年纪了,只得我一人着急,又没半点法子!”</p>

“人都二十二了,连个定亲的女郎都没有,再不理不管下去,好人家的女儿都给别人先挑去了……剩下的无非那些家世样貌身子样样不行的!不得后悔去!”</p>

“十一这个时候最是要靠家里帮扶,如今他在商行里还算妥当,上回季掌柜就和说他办事机灵,学得也快,过些日子要给他管一家酒楼呢,偏偏亲事上,那些都得你来我往啊,望舒又全不顾忌,这么多年连张帖子都没应过。!”</p>

“按我说,能攀上大将军府,是她们几辈子积来的福分,偏偏少个转圜周旋的结,我总不能直接遣人上门去问吧!”</p>

王氏一顿接着一顿,秦修远一边看顾着玩木算盘和骑布乌龟的儿女,一边听亲娘吐苦水。</p>

等女儿要骑木马,蹲下身扶稳小身板,由人一前一后摇晃着木马,她虽然听不见,秦修远还是在人耳边夸她,“小乖乖,真厉害。”</p>

请回来的聋哑师傅还在外院,按妇人的说辞,陌生人不能立刻和小儿见面,得确保身体康健无伤口,头发无虱子虫卵,等等之类,才能和小儿接触。</p>

一时又觉得妇人说得十分在理。师傅确实有些口臭,得调理一阵,免得熏着小乖乖。</p>

听不见已是既定事实,护她康健长大,保她一世顺遂,这才是父母最挂心的。</p>

这边父女情深,那边老母亲王氏不乐意了,“远儿,你有没有听母亲说话!”</p>

秦修远点点头,“听着呢。母亲,你还是直接上门问人家愿不愿意吧,我和望舒搞不来这些事。”</p>

王氏大半天,还是对牛弹琴,“我去问人家肯定不愿意啊!”安国公什么门庭,后戚世家!十一如今还只是在铺子里干活,在军中没有一官半职,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也不至于什么都不谈,直接把嫡女嫁给十一吧!</p>

秦修远又不吭声了。</p>

王氏看他那样子,有时候是真来气,“你就不能为你弟弟想一想?这么见不得他好?你媳妇是半点不关心,你呢,十一是你亲弟弟。”</p>

亲弟弟。</p>

秦修远把这几个字撇在脑后,“如果不为他想,他能到铺子里去?还是脚踏实地罢。”</p>

想了想,还是提醒亲娘,“军中男儿大多还未娶妻,将领及亲属不得蓄养多个姬妾,母亲你不能再给十一添通房侍妾了。”</p>

如同当头一棒,王氏真是气得头脑昏花,金钗晃了晃,“你要气死我罢!”</p>

“在安国公的姑奶奶入宫之前,顺皇帝本来有三子一女,后来这四个孩子全部不到成年而亡,唯有安国公的姐姐有俩子顺利出生,等太平候府的女人进了宫,这俩子一个溺水一个发热痴傻,最后直到顺皇帝两腿一蹬,身后也不过是一个八岁幼儿,太平侯府的女人更胜一筹,最终儿子立为太子……”</p>

秦修远看着亲娘,眼中寒芒一闪,娓娓道来,“世家的荣耀离不开背后的手段。白日银针三试,夜里枕戈待旦,娘亲不若安心过着这普通日子吧。”</p>

王氏在外打听的是后戚世家,百年豪庭,在这一听又是勾心斗角滥杀无辜,尸骨未寒。</p>

“……总不是那个朝代了!如今是十一,想娶个好姑娘罢了。”</p>

这样纠缠不清,秦修远点点头,“世家最会做卖人的买卖,昌平公主前几年还抓着我们骂得那个叫狗血淋头,后院侍妾死了两三个,母亲,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和这些人来往。”</p>

家族单薄,真牵扯进去,万一着了什么陷阱,后悔莫及。</p>

妇人连女儿头上的蝴蝶簪子都要小心避开,换成无伤害力的布帛,在那些倾轧成性的家族里幼儿的命最不值钱,让人闻风远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