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付成安愣在那动也没动,反应了好半天也没想明白。</p>
这大闺女到底什么意思?</p>
对于他这种传统商人而言,借钱、办厂子是一个生意人白手起家再正常不过的操作,眼前的大闺女说她没钱,那岂不是连起步资金都没有?</p>
他当然记得自己刚才说过,如果她能救活厂子,自己把厂子送给她都没问题。</p>
他老付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后悔的时候,但前提是,沈润秋接手厂子以后,要用她自己的资金维持运转。</p>
他只是提供了一个有工人,有场地,有机器的工厂,其中的水电和租金,工人工资都是要她自己来承担。</p>
如果真的如她所说,一年后把厂子盘活了,那他老付也甘心送出去。</p>
毕竟这厂子拆开卖掉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中间机器占地,租金要出不少,更何况赔给工人的一笔遣散费也是不小的数目。</p>
有人这时候能接手,他也算是把这烫手山芋扔了出去,毕竟按照他原来计划里那个赔法,还不知道要赔多久。</p>
付成安略一思索,抿了两口茶水,郑重道:“小沈,你要真能盘活,对我来说钱不钱的无所谓。”</p>
“主要是手底下那帮工人,前几年他们跟着我从东北来到江南,把家都搬来了,现在要是让他们重新回去开工,工资可不能欠下啊。”</p>
“我除了这笔遣散费,可不会再对这厂子有任何投资了,没有新资金注入,再好的点子也无济于事。”</p>
他欣赏这个后起之辈,但同样,他明白以他和沈润秋之间目前的人情,他能放出那句话,便已经是能作出的最大让步。</p>
后续造化如何,全看这大闺女怎么运营。</p>
“您能拿出来的遣散费有多少?”沈润秋问他。</p>
“工人三个月的工资。”</p>
这也是他的最后底线。</p>
“好,我清楚了,下午我跟您一起去考察。”</p>
付成安一愣,他都已经这么明显地去劝,这小沈还是执意要踏足?</p>
“你真想好了?”</p>
“我不会后悔的。”</p>
下一秒,沈润秋从她随身带的包里取出一沓钞票来,拍在桌面上。</p>
“这,就是我的诚意。”</p>
“我知道您不缺钱,估计也不太会把这点钱放在心上,这是我全部的身家积蓄,如果您放心把厂子和员工托付给我,那我也不能差了意思。”</p>
沈润秋此举,颇有些背水一战的意味。</p>
“当然,我不会让您吃亏,如果我经过考察,厂子的生产能力真的能达到要求,我会和您签一份对赌协议,为期一年,我的这点资金也算在其中。”</p>
“赢,咱们一起赚,输了,算我的,我认赔。”</p>
赔光了,还有国际专利费的收入兜底。</p>
这天赐的机遇一旦错过,可是百年难遇。</p>
毕竟,在贸易逐渐开放的八零年代,未来没有谁会像付成安这样狠心把手上产业给别人做。</p>
也再难遇到这种濒临破产的工厂,除非再等将近二十年,国有企业大幅改革之后,再去收那些关门大吉的工厂。</p>
可到那时候,什么都晚了。</p>
沈润秋也绝不会等到那时候再出手。</p>
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机会。</p>
付成安听完他的话,只觉得热血上涌, “我就认你这个态度!”</p>
他做生意就求个痛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