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心境随修为而变(1 / 2)

萧西风这次到岭南,星狗把他前前世记忆,也就是岭南轮回记忆,解封了一部分。</p>

他自己阴修经历与前世(江南)记忆本来就是相连的。</p>

这样一来,萧西风对岭南的认识就通透了许多。</p>

岭南古文明一点不输中原。</p>

但是后世能够看到的历史记录,都是中原人书写的。</p>

在中原人书写的所谓主流史语境里,岭南属于南蛮的一部分。</p>

这个南蛮,甚至包括文明可能在中原之上的楚国、楚地。</p>

至于有三星堆这样的考古证据证明、文明程度板上钉钉在中原之上的巴蜀,在中原史籍中,那里与南蛮同级,叫做西戎。</p>

河套以北的民族,被中原人记录为北狄。</p>

孕育了良渚文明、商人祖先的东部,在中原人看来,只配称东夷。</p>

中原文明把控的历史书写系统,后来最难面对的是三星堆出土文物。</p>

如果有可能,他们宁愿偷偷摧毁有关三星堆的一切。</p>

因为那样可以继续维持中原传承至上的文明神话。</p>

而埃及、印度、巴比伦、希腊、罗马……有关他们文明史的证据,都是当代人伪造的。——许多中原文明大神们都言之凿凿说已经证明过了,不值得多提。</p>

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岭南都有些超然于世外。</p>

秦朝如此,汉朝也差不多。</p>

在三国时期,最想得到岭南的是蜀国。</p>

因为,如果得到岭南,蜀国就有了巨大的战略纵深,粮草补给、兵源拓展等短板就完全补齐。</p>

诸葛亮曾多次派人到岭南,找交州刺史部、广州刺史部的高层人士联络,许下重诺进行拉拢。</p>

但岭南人最仇视的、也最看不上的就是蜀国。</p>

因为蜀国立国最为不正。</p>

世人都知道,所谓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是个水货皇室后裔;诸葛亮家族是三处押注的二流投机世家;蜀汉政权对益州、汉中本地豪族和百姓的屠戮太过残酷。</p>

所以,无论蜀汉开出什么条件,掌控岭南局面的几大家族从没动过心。</p>

岭南在士燮当权时代,开始名义上向汉、魏政府称臣,实际上割据自立。</p>

后来,岭南被东吴武力压迫称臣,但东吴对岭南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收税和贸易,并没派出多少官员到岭南实际治理。</p>

有许多时期,东吴忙于应付魏、蜀国战事,岭南人找借口不向东吴缴税,吴国朝廷也没太较真。</p>

吴国开始时将岭南统称交州,辖九郡。</p>

后来,吴王孙权于226年将交州分为两个州:广州、交州。</p>

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三国这段时期,是人口断崖锐减最明显的时期。</p>

东汉晚期的157年,全国人口5648万;到公元280年,三国人口总数约880万。</p>

一百多年间,人口减少4700多万。</p>

然而,那个时期的岭南,比起战火中心的魏、蜀、吴三国,却呈现相对太平景象。</p>

263年,作为三国之一的蜀国灭亡时,人口由峰值的500万减到只剩90万。</p>

当然,减少的人口数不一定全都死于战乱。有一部分是逃往他国,有一部分是在深山隐匿起来。</p>

而作为吴国附属区域的岭南二州(广州、交州),人口总数在200万左右,是蜀国的两倍有多。</p>

后来,司马氏家族统一中原建立晋国,对岭南的治理目标也是志在收税,并不过深干预本地官场。</p>

东晋、刘宋、萧齐、萧梁也差不多。</p>

现在,从东晋建立(317年)、南北朝对立以来,时间又过去了200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