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养寇自重(2 / 2)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3015 字 2个月前

皇帝毕竟是皇帝。</p>

对有些事,皇上点一句半句,让下面臣子去猜。</p>

这是常态。</p>

刘义康见皇兄没有其它指示,便行礼告辞离开。</p>

</p>

即便北伐失败,但对将士军功过错,也必须赏罚分明。</p>

对都督檀道济也是如此。</p>

檀道济原本拥有的官衔中,最高的是“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这是个虚衔,只是待遇。</p>

檀道济最高的实职是:都督江州及江夏、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这是二品官衔。</p>

他还有几个三品衔:江州刺史,持节,常侍。</p>

由于北伐之战中的功绩,朝廷晋位檀道济为司空,成为正一品官。</p>

刘宋皇朝有八个正一品官衔: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空、司徒、大司马、大将军。</p>

檀道济晋位司空,也就是由从一品大员升级为正一品大员。达到顶格,升无可升。</p>

也就是所谓的位极人臣境界。</p>

檀道济得到封赏后,规规矩矩向皇帝上表致谢,然后返回自己的辖地首府寻阳去。</p>

寻阳也就是后世的九江市。</p>

江州下辖九郡: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临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武昌郡、桂阳郡、安成郡。范围包括后世的江西大部和湖南、湖北一部分。</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江州位于长江中游,上游是荆州,下游是扬州。</p>

江州夹在宋国最重要的两个大州中间,地理位置十分微妙。</p>

檀道济是宋国、魏国公认的宋国第一猛将。</p>

刘义隆把他放在江州刺史位置上,防范之心昭然若揭。</p>

刘义隆任命到彦之这样的货色作为北伐魏国的主将,可以说,还没出兵就已经输了。</p>

因为,撇开拓跋焘这样的雄主不谈,只说魏国在大举出征胡夏国之余,安排的两位对付宋国的大将:安颉、叔孙建,这二人中的任何一位,就是到彦之望尘莫及的存在。</p>

更不要说拓跋焘后来又增派来的长孙道生,也是一位远超到彦之的猛将。</p>

相较之下,说刘义隆的第一次北伐是不自量力也不为过。</p>

宋国不是没有猛将,檀道济就是。</p>

只不过皇帝不敢将兵权完全交付于檀道济,使得檀道济英雄无用武之地。</p>

到彦之失败后,刘义隆出于无奈,才诏召檀道济救场。</p>

此时的檀道济若尽心尽力,也许是另一种结局。</p>

只是,檀道济人老成精、久经沙场,思维定式已成型难易。</p>

他有自己的考量。</p>

他出兵之后,率大军主要在历城附近兜圈,花里胡哨打了几十仗。</p>

有时一天都要干几仗。</p>

简直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p>

而战斗结果大多数是以胜利收场。</p>

但是总的战局呢,却是无论如何都摆不脱叔孙建、长孙道生的纠缠,无法突围前去救援滑台城。</p>

甚至在历城附近几次被烧光粮草补给,差点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p>

在历城周边打转几个月,大军足迹没出过青州东平郡,数不清的胜仗、突不出的重围、杀不完的敌军,己方队伍损失也不太大。</p>

——这就是檀道济展示的战争全貌。</p>

朝野上下恁是挑不出啥大毛病。</p>

最后,朝廷还得给他加官晋爵。</p>

皇帝刘义隆的憋屈呀,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p>

不过,人老成精的檀道济也有失算的时候。</p>

他似乎忘了,军中老人不止他一个。</p>

皇帝在军中,怎会没有探子?</p>

檀道济不是皇帝,他甚至压根没起过做皇帝的心思,所以他不理解皇帝的一大绝招:杀人无需找理由。</p>

刘义隆认定檀道济在这次北伐救场中“养寇自重”,那檀道济就是养寇自重。</p>

不需要证据。</p>

皇帝要泄恨,不存在借口的问题,只是时机问题。</p>

喜欢幸好遇见神请大家收藏:()幸好遇见神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