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还在静修寺。
他收到康宗的诏令,果断将手上的公务移交给锦衣卫指挥使王铮,立刻入了宫。
康宗歇了晌起身,刚刚服下药,就见幽王面带急色地走了进来。
幽王关心地看着康宗,“皇兄,您身子可还好?”
康宗笑着起身走了两步,步履缓慢却也稳健。
“皇弟莫担忧,朕好着呢,今日急诏你入宫,是有件为难的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幽王立刻抱拳立正,恭敬地回答,“皇兄有令,但说无妨。”
“唉,兹事体重,除了你,朕再也想不到还有谁值得信任,但姜氏身子日重,朕……咳,咳,咳……”
“无妨,皇兄但请吩咐。”
康宗眸光闪了闪,笑容依旧。
“如此,朕便命你出京调查定远侯一家的下落。”康宗神色焦急,“皇弟,他们又出手了。押送定远侯府的差役,被发现全部遇害,而那庶人一家,尽皆失踪。
谁会对他们下手?他们已被朕贬为庶人,还有什么价值?朕实在想不明白。
而且此事早不发现、晚不发现,偏偏静修寺被烧、官银被找到的当口,被人发现!
若说这两件事之间没有联系,朕不信!
幽王,朕只能将此事交给你置办,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康宗的语气沉重,幽王站起身,抱拳一礼,“皇兄放心,臣弟即刻出发前往事发地。”
事发地远在关州,一来一回至少一两个月,还要调查庶人一家的下落,以及差役身死的原因,没有三四个月只怕回不来。
幽王一边离宫,一边凝眉沉思。
走着走着,他顿住了脚步,往东宫而去。
东宫里书声朗朗。
太子和年儿正在诵读今日新学的文章。
【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
文章读完,只听年儿问太子,“太子哥哥,此乃为君之道。太子为君,兆年是臣,这是太子哥哥您该读的文章啊!”
太子儒雅俊逸的声音响起,“年弟,此乃为人之道!为君者先为人,而后方成君。年弟,文章没有君臣之分,只有智慧之别,你,就放心地读吧。”
“是!”
幽王静静地听着,唇角不经意地露出一抹笑意。
当值的宫人看到了幽王,立刻进殿通禀,太子很是高兴。
“皇叔来啦,快请。”
年儿也激动地迎了出来,端端正正地行礼,“父王!”
幽王笑着拉着他的手,两人一起入了殿。
“太子!”幽王行礼,太子避让后还礼,“皇叔!”
幽王将年儿的手递到太子手中,“本王要出京一段时日,年儿就拜托太子了。”
太子慎重地拉起年儿的手,“皇叔放心,本宫会照顾好年弟。”
幽王慎重地抱拳一礼,继而抚了抚年儿的头,“年儿,为父离京的这段时日,你就伴太子在东宫学习,王府暂时不要回了。”
年儿虽然诧异,仍乖巧地点头应下。
太子则蹙起眉头,幽王来得突然,行事更是奇怪。
幽王出了东宫,虽直接回了王府,但却安排肖达去了一趟英国公府。
肖达见到英国公夫人,递上一份礼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