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个王朝最重视的礼仪先说。</p>
开始的上朝,天子也就正经穿过一次朝服,后面开始天子都是私服,想穿什么穿什么,光是衣着上,几千年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这么自由。</p>
大晋最重视的祭天的礼,从昭明二年开始就直接改了,天子想怎么祭天就跟着他来。</p>
每个皇室最重视的过年祭太庙拜祖宗,也都随他们陛下。</p>
把祭祀的器皿材质换成陶瓷的,随他;一下把给祖宗的东西换成他自己新做的,随他;陛下给侄儿明帝一堆好东西,给祖宗就那么一点,随他;陛下拿纸开始替代别的陪葬品烧给祖先,随他;陛下因为洛阳时疫,忙得生气了,觉得祖宗没有庇佑好大晋江山,过年就只给祖宗一点艾草,但是还给明帝一堆好东西,也都随他。</p>
其他官员都指望丞相来说,然而公孙丞相,也就第一次说了一下天子的衣冠问题,后面再也不说了,深刻贯彻他全方位追随天子的执政理念。】</p>
随着天幕讲述,天幕里年轻的天子穿着不同衣服的画面快速穿过,那确实是什么衣服都有,还有很多他们没见过的样式,可就没一件是正经的,很多时候冠都不戴一个。</p>
好看是好看啊,但礼仪何在!?</p>
大晋太庙每年的祭祀也出现在众人眼前,每次都有变化,越来越简单,但唯独给明帝的从未少过。</p>
别管是什么学派,此刻的他们看到这里,纷纷感觉三观被刷新了。</p>
“衣冠不正,先祖也不敬,这、这……”</p>
就这样的无礼之人,居然还是能让后人口口称赞的圣天子!?</p>
这妥妥一个不孝子孙啊!</p>
宣政殿里,气氛压抑的不行。</p>
第五婴都气笑了。</p>
他还想着第五小白怎么做千百年唯一的天子的,他成天衣冠不整也就算了,连祖宗的份例都克扣!</p>
这能是我第五家的孩子!</p>
百官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能说:陛下您儿子好像是个不孝子。</p>
公孙弘现在也还是丞相,而且这事现在也没发生,不能说他谄媚。</p>
公孙弘感觉天幕在污蔑自己,天子都如此,不重视衣冠礼仪了,他怎么可能就只劝一次!</p>
【公孙丞相虽然全方位跟随天子,但是他也会想吐槽,并且把吐槽都记在自己的书里,】</p>
公孙弘哑火了。</p>
感情这些还都是自己写的东西。</p>
【礼仪如此,朝政那更是了。</p>
天子才登基,祭天就要走,他居然真的答应了,就让天子带着十来个人特种兵出行,骑马跑去朔方。</p>
天子跑去燕地整顿燕地上下,他二话不说派人过去配合。</p>
天子说要全国修路,修!修长安城,修!陛下爱惜民力,想慢慢来,没事,我来给你规划,请您放心,不会出事的!</p>
就算是天子要跑到蜀地待个大半年,他也任劳任怨给天子打理朝政内务。</p>
天子要召集天下贤才,他就来给诸学派的大贤们写邀请信。</p>
天子要办学宫,那就办,天子要在学宫里让诸学派的大贤们修书改新字写史书,那就做。</p>
他自己甚至还和天子一起熬夜,改了第一批新字出来,后面的所有字再交由诸学派完成。</p>
原本复杂的篆书变《洛字》,就此成为我们用了两千多年,现在也还在用的新字。】</p>
“修新字!”</p>
听到这里,诸学派都是一震。</p>
就说天上那出现的字不太一样呢,是改过的新字那就难怪了。</p>
自然也是有人认为,字怎么能轻易改变呢?</p>
可是一想想这是他们诸学派一起干的,都有他们的份,并且他们的成果还维系了两千多年,那自豪感就止不住的涌上心头。</p>
而在宣政殿,大臣们算是沉默不下去了,连太子都是一脸震惊的看着公孙弘。</p>
“丞相,这不对吧!”</p>
“天子大半年都不在朝中,这您都兜底!?”</p>
“全国修路这种耗费民力的事,您居然不拦着?”</p>
连第五婴都说:“当初孤想用晋字,丞相都劝我换成周字,好安天下人心。”</p>
丞相,您不是天天劝诫皇帝做事不要着急,慢点来,国家要稳妥,步子不能迈太大,结果怎么皇帝换了个人,您的反应也如此的不同?</p>
公孙弘:“……”</p>
我真不知道啊!</p>
【公孙丞相可以说是最了解天子的臣子,其他臣子会担心,会有顾虑,但公孙弘从未怀疑过圣天子的决定。</p>
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圣天子更是对的。</p>
圣天子去河套,彼时刚崛起,驱赶东胡做饵,和燕王私通了的匈奴才冒头,就遭遇了来自圣天子的打击,这个残余力量都能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一直就是大晋的好藩属国,不老实就能随便削,卡卡脖子。</p>
圣天子成立学宫,更是以一己之力弥合诸国以来思想混乱的诸多学派,让思想为心,科学作为根基,更好的发展大晋。</p>
《洛字》的简化不止是让诸学派开始合流,也是让知识的门槛大大降低,编写洛字的,从大贤到学徒再到他们的弟子,还有他招贤令招揽的英才,出力者皆有姓名。】</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