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楼(楼主):一边手机挂着直播一边来跟大家讨论。</p>
这个主播在大同市周边的野外,大同市……我有个猜测,这可是古白登道的范围!</p>
443楼(泡泡茶壶):我也在看直播。那么金灿灿的,是金子吗?那么大,那么高的金山?</p>
444楼(只醉清风):检测结果没有出来前,不能肯定这到底是什么成分的金子。</p>
但是只根据目测,这个金山的高度和大小……地球上的金矿一大半都开采起来,可能才抵得上它。</p>
445楼(大鸟胃):这博主好勇,这么危险的地方,他还敢往哪里走。</p>
446楼(地图炮全给你):再危险又怎么样,人一辈子有几次机会能碰上这样的事,换了我,我也会想过去看看。</p>
447楼(楼主):他前面那有比较方正,看着好像不太像石头啊。</p>
448楼(泡泡茶壶):他擦了,上面有文字,好像是篆书!</p>
449楼(楼主):卧槽,那几个字是真的吗!</p>
450楼(只醉清风):是真的。</p>
大晋白登山天星科技园一处!</p>
451楼(楼主):大晋!白登山!天星!</p>
所以这里就是当初匈奴驻军包围圣天子,被天星降落砸到的地方!?</p>
452楼(泡泡茶壶):不要忽略了科!技!园!和一!处!这五个字啊</p>
453楼(大鸟胃):科技园和两千多年前的古代王朝,好颠覆认知的搭配</p>
454楼(只醉清风):事实上一点都不违和,“科技”这两个字在我国古已有之,在《洛字》和大晋小学的教材,甚至洛阳学宫师生们论文文献里,都有科技这个词。</p>
大晋皇帝官员们写东西的时候,汇报工作也都会提到“科技”,只不过晋末后知识断层了,后面的王朝又不给力,他们的国力综合衡量里压根没有“科技”。</p>
455楼(楼主):还得是我们清风哥懂得多。我刚刚截图了,把图放上。</p>
图1、图2</p>
456楼(楼主):之前看刘德《随驾笔谈》,说天子有给天星铸碑,用剑写的。我仔细比对这碑面上的文字,发现这些字,的确不太像是慢慢凿刻的,也不像是熔铸的……</p>
我的天!</p>
457楼(只醉清风):天帝就是他,你的确可以喊天</p>
458楼(泡泡茶壶):这个时候就不要冷幽默了,清风哥!</p>
459楼(大鸟胃):主要是,那个博主也试着去搬碑,沉甸甸的高密度金属块,他完全都抱不起来,你告诉我,有人能用剑,在上面写这么深的字?</p>
460楼(新乡乡巴佬):都看见这个碑和那座金山了,你还觉得那是人?</p>
461楼(楼主):还没确定那就是金子,也没确定这就是天星</p>
462楼(新乡乡巴佬):不管是不是金子,它这个颜色质地,还被岩石土块压了不知道多少年,不是高硬度金属别的材料都撑不起来。</p>
那么大片的单质金属,还不是矿石,这能是我们地球上有的东西?亦或者是那个古代王朝有这么多的矿产资源,还能给炼出来堆成这样?</p>
碑文都在这了,我认为这就是圣天子召唤的天星!</p>
463楼(楼主):虽然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天星……天星居然是这么大的金属单质天体吗?那都是一座小山了!</p>
464楼(只醉清风):不过如果天星是金属,那倒是可以理解为何大晋的史书,还有刘德这些天子近臣的资料里,都对天星一笔带过,只说了哪一年随天子又去白登山。</p>
这些金属,必然是被大晋官方重点保护起来的存在,并且“科技园”,看到这金属山,我怀疑这里是大晋的金属冶炼厂</p>
465楼(楼主):在扶仙宫考古出冶铁设备和炉子前,我们也都以为那里只是大晋天文台,和造纸、印刷、陶瓷这些手工业的集合地。</p>
后面才知道,那里是洛阳兵工厂,怀疑这个科技园是大晋的金属冶炼厂,也是合理的</p>
466楼(厕神保佑):数字也很微妙啊,一处,也就是说还有其他“处”,如果真的能找到七个碑文,就能找到1-7天星,史书记载的一切就都对上了!</p>
467楼(泡泡茶壶):唯物了几十年,三十多了现在忽然发现我在的是个神秘侧世界是吗!?</p>
468楼(大鸟胃):虽然我一直都表示我相信史书记载的一切,但是真的有证据表明我的世界存在神明时,我确实有些害怕。</p>
469楼(楼主):怕什么,圣天子册封正神的时候已经规划好了神明职责,没犯事啥都不怕,还会有他侄子紫薇星官来给你赐福,这不是很好吗。</p>
470楼(美味罐头):那那些撞鬼的事,也都是真的吗!不要啊,我怕这个,以后都不敢去医院的!</p>
471楼(厕神保佑):我记得东西南北厕神都是圣天子手下臣子来着,也就是说,我每次排五谷,真的有他们保佑的吗!?</p>
472楼(只醉清风):其实,他们保佑的不是你上厕所,保佑的是厕所。因为他们是大晋沼气池的主要发明和推广者,而沼气这东西连我们现在都判定为危险,更别说是那时候了。</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喜欢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请大家收藏: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有因为沼料是很好的肥料,孙令暻他们四个人还会教百姓如何沤沼料,沼料肥是什么性质,浇什么作物会比较好,所以他们这些厕神,除了保佑沼气厕所平安,还有庇佑沼料好好发酵,也算化肥之神。</p>
所以厕神的年画,一般都是贴在厕所的墙角,因为管道走地下。</p>
473楼(泡泡茶壶):……我一直都以为,厕神,是保佑我好好上厕所的,每次我肚子有个什么不正常,在农村都会求求厕神。</p>
我就说怎么没用呢,原来我拜错了神啊摔!</p>
474楼(楼主):还是清风哥懂得多。话说回来,也幸亏从昭明四年开始,大晋一直都在积极推广沼气能源,让这些技术落入寻常百姓家,每个城镇都要有专业人员可以检修,也让沼气成为大晋留给百姓的遗产。</p>
哪怕后面战乱了,但是一些村子和大户人家都会结社起来,减少外出砍柴捡柴被抓兵的几率。</p>
沼气虽然臭,但百姓上山打柴也危险,还会打到地主大户的柴受到殴打和讹诈。</p>
因为沼气实在对中下层的百姓太重要了,哪怕它冬天取火效率降一半,也依然在民间一直使用不曾断绝。</p>
475楼(只醉清风):沼气的修建、使用、检修,都促使大批量的基层人才出现,他们哪怕别的不会,也必须要会基础的化学知识、还要会组装、检修沼气管道和沤肥的知识。</p>
围着沼气的基层治理,其实是能让皇权下乡的。</p>
只是后面的皇帝不了解,只以为这沼气不过是沤肥,让百姓取火的恶气,在没有接收到两座学宫系统性知识的时候,反而是民间的切实需要,让沼气一直流传到了现在。</p>
也就是我们现在有各种电力和天然气,全面建设起来了国家能源网络,在这之前,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还是使用延续两千多年的沼气,也让孙令暻、霍邵、鲁渚、鲁澹这四位厕神的故事流传至今。</p>
在沼料做肥和沼气技术上,我们可以说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沼气现在农村逐步淘汰,但是我们官方部门也有建设大型沼气池,只是我们可以建设的规模和使用的材料都更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