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楼(只醉清风):大晋的崩溃是全方位的,确实已经无力回天了。</p>
先是极端气候和时疫爆发,连大晋精英的两座学宫都断了传承,蜀中地震,蜀盐无法往外运,南北的粮食都大面积减产,供应不上的糖让糖票为信用的货币兑换体系崩盘。</p>
粮食减产,土地多的大户还能过,小户人家活不下去,坐拥大面积土地人已经不想向从前一样给朝廷交税了,瞒报说自己受灾,朝廷也没能力下基层去查了。</p>
权力一旦出现真空,就会有人自动填补。手里握着军队的地方将领们要么自己拥兵,要么和地方大户合作,在惠帝时候,中央事实上已经管不到地方去了,只是那时候大家都还愿意尊第五家为主,没想晋死。</p>
在重新了解晋人对圣天子的狂热崇拜后,我现在甚至认为哀帝上位的时候,扶立他继位的周维未必就想挟皇帝以令天下,不然他大可以再选个年纪更小的。</p>
明知道第五承德是被两京的宗室官员们寄予厚望的未来皇帝,他也还选了第五崇德来登基,从长安跑去洛阳,给他操持一个在洛阳的祭天仪式,日子还选的冬至……</p>
你说周维还念着晋室不,我觉得他是念的。</p>
394楼(大鸟胃):我也这么觉得。</p>
以前天天骂周维,觉得他气焰嚣张,逼死哀帝,但是现在结合最新的大晋史料来看,周维是真想匡扶晋室,带着小哀帝去祭天,也是希望上天能告诉他们,晋还有救,他周维可以和小皇帝一起,如同昭明年间的君臣和睦一样,把大晋拉回正轨。</p>
但是谁也没想到,小皇帝自己不干,宁可在祭坛上自杀。</p>
看见小皇帝尸体的那一刻,他是在哀叹大晋再也无力回天,还是忧虑自己将会成为天下人所唾弃攻伐的对象呢?</p>
395楼(楼主):气氛怎么突然这么焦灼了?晋末的忧伤我们先放放,继续看看晋的辉煌吧。</p>
要说后面王朝确实很可恶,《晋书》偷偷删的东西太多了。</p>
比如昭明四年,他们就只说圣天子东巡,看自己兄弟们,把兄弟们都劝回洛阳,然后收了封国。</p>
这个叙事里的圣天子,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政治家形象,我看出来那些人自己是很想这么对兄弟了。</p>
然后那年的大事是瘸腿老汉入京击鼓,带着洪都王后的血书来状告洪都王,御史府就派了单陵去处理这事。</p>
什么叫春秋笔法,这个故事里完全就能看出来。</p>
事实上,圣天子目的地就是南边百越,看诸侯王也是顺路的,而且每个回京的兄弟,老二老三终南山修炼养老,剩下的都找到了自己发光发热的岗位去实现人生价值去了。</p>
他去了百越的朱鸢部,还给人做大夫,救治部落得了血吸虫病的民众,被当地人视为天神。</p>
嗯,连在外人眼里他也是天神,难怪晋人天天想他,做梦都想第五崇德是他转世了。</p>
然后他就在朱鸢搞种植园,留下了植物的种植手册和茶叶、糖的制作方式,还带着俩小的,直接就去洪都,就那么凑巧的遇上单陵,直接亲自处理了又一个人渣兄弟。</p>
第一次看到这里,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需要哪些皇帝删掉的史料,看到后面他出洪都干的事情,我才明白过来皇帝们恨什么</p>
396楼(大鸟胃):说真的,我就说凌迟这种刑罚怎么就找不到源头,原来源头被后面皇帝夹了。他们可太不想别人知道圣天子昭明四年都去了那些地方,干了那些事了。</p>
397楼(开花沼泽):如果只说凌迟的刑罚是圣天子发明的,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觉得这肯定是个暴君,但只要把凌迟出现前的故事说个几个,就知道凌迟这刑罚都便宜死那群变态了。</p>
要知道,圣天子可是一生尽量少杀人的超高道德感皇帝,他宁可把人丢去南边打工搞开发,也不滥杀无辜。</p>
能让他这个发明家搞个这么新的残忍刑罚,也足以见得他对洪都王和那些方士的愤怒。</p>
398楼(泡泡茶壶):是啊,他可是自己一手把西琅琊“天人感应”学说压下去的人,都被那群人气的说“求神不如求我”,可见愤怒之深。</p>
399楼(只醉清风):看刘德的《随驾笔谈》,我们才知道圣天子昭明四年,自己亲自到洪都处决了洪都王这桩案子,还给洪都王后离婚,封她勇毅夫人。</p>
这些东西,都被后面皇帝删了个干净,我们看《晋书》,只会以为单陵去洪都处理了罪人,又在洪都待了一段时间做官而已。</p>
就说为什么《晋书》里勇毅夫人和元惠公主怎么那么突兀,我们一直都以为元惠公主是读书厉害的宗室女孩,被封公主,后来做了姜茂弟子,天天在外做钦差给百姓伸冤,哪知道人家还有这么离奇的童年。</p>
其实这里就算是把事情都挪给单陵也问题不大,偏偏这些人好像也见不得洪都王被圣天子离婚,这都给删了,气量小的我都不想说</p>
400楼(楼主):被后朝皇帝们删除的重要内容,就是封神起源。</p>
</p>
喜欢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请大家收藏: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在《晋书》上,只是一句轻飘飘的“帝敕封正神,建神庙”,让我们都以为这只是一个自信的皇帝搞一个普通的宗教活动,毕竟后面很多皇帝都会给一些神加封号,表示正统和重视,建庙更是小事一桩。</p>
哪里知道,是圣天子亲自目睹了用人祭祀,怒不可遏,阻止了这场人祭,引天雷拔剑斩邪神,开始大晋上下打击邪神淫祀。</p>
两座学宫的资料考古也给我国宗教史填补了空白,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周礼规定明确了祭祀,在周到晋的几百年,慢慢淘汰了落后残忍的人祭。</p>
根据刘德的《随驾笔谈》,我们知道诸国时期开始,官方都废除人祭,民间却从未断绝,还是圣天子斩邪鬼,立正神,才正式把落后野蛮的祭祀风俗从我华夏大地废除。</p>
401楼(泡泡茶壶):不止人祭,还有祭祀和墓葬,都是从他开始简化的。他一句话墓葬建再大没用,大晋上下都缩小陵墓规格,祭祀也改烧纸钱了。</p>
那时候纸贵,能烧纸钱的都是贵族。</p>
想想吧,公孙丞相都退休了,八十多在家写《新字旧事集》,都想着自己得做榜样,葬礼简单,不随金银玉器,但又操心他们陛下就一口棺材了事。</p>
丞相放心,他的陛下连墓都没有,直接飞升走的,希望他带着七星龙渊剑在地下斩恶鬼的时候可以高兴</p>
402楼(大鸟胃):我说为什么公孙丞相一个一辈子的老文官能和楚王第五白圭一起做门神呢。</p>
以为他俩一个是管着全国宗教,一个大半辈子文官之首,都一生正气,恶鬼不敢靠近,结果一个是有天子赐的神剑,一个在楚地烧的邪神太多。</p>
看《晋书》现在就是看后面皇帝都改了多少东西,我们现在还流传的民俗都能和学宫考古的资料对上,比如北方燕地人倒霉了一定要蹬蹬地,把霉运踩走,起源就是踩燕王的坟包。</p>
403楼(纸上清风):还有鄂县人的湘君、湘夫人信仰,那都是因为圣天子一句话。鄂县有一座天君水神庙,我们全国就它这里有信仰的天君水神,原型就是圣天子,鄂县人自己私下信奉的。</p>
404楼(泡泡茶壶):后世的皇帝们只敢给天神加封,直接封神的没几个,每年还要给天帝祭祀,还不说他们手上的权力和要管的事,这么想想,他们做皇帝做的确实憋屈,看见圣天子有那样的神权和威望,嫉妒心犯了。</p>
405楼(面包泡泡):确实,周开始的周天子,天子的称呼自周室衰微其实神权威名就大大下降了。后面晋统一全国,武帝和明帝虽然还称天子,但这个天子只是继承周天子的政治身份,本来晋就是周室分封的,第五家以前也是姬氏的,他继承也问题不大。</p>
谁知道到了第三个皇帝这里,君权真神授了。</p>
我是相信世界上有很多我们现在还不能探知到的神秘力量,也相信晋人自己的史书的。</p>
如果天子的身份有那么大威力,那周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呢,反而是第五小白的出现,让大家知道天子是什么样的,从此君王和神权的关系也在他这里被终结。</p>
当他让所有宗室子弟都上祭台,然后自己选中第五宁的那一刻,就是向众人宣布,神威自他开启,也由他终结。</p>
所以往后的君主,只是皇帝,不是天子。</p>
406楼(小马专家):上下几千年,唯一的天子,越听越燃啊。</p>
407楼(大鸟胃):说起明帝,糟糕,想笑了。</p>
404楼(泡泡茶壶):我知道楼上想笑什么,我也笑了</p>
408楼(楼主):明帝第五求定,少时就素有聪慧之名,在位虽然只有两年,但是为人仁慈英明,废除肉刑,主持了众多文化工程项目,死后也因此成为为人赐福的紫微星官。</p>
结果一手史料一翻,所谓他主持的文化项目,圣天子一句话给他安的,紫薇星官,圣天子给他封的,连丞相都在《新字旧事集》里吐槽,“陛下何苦迂回”。</p>
409楼(大鸟胃):是啊,他何必呢。分明是他先发的招贤令,招贤令上临时说自己要改字,找来的大贤,再说自己要搞这些文化工程,最后都弄好了,还走个程序,说先帝之愿,终于能实现了。</p>
那不都你一句话的事吗,周劼也是明帝的起居郎,他的记录里没有,那就是没有。</p>
410楼(小马专家):是啊,公孙丞相都无语了,写小作文吐槽你,要给人家改谥号,封神,那就直接搞呗,从你登基开始干什么没做成啊,谁会反对你啊。</p>
411楼(浥轻尘):公孙丞相:陛下,咱们官员和你谁不知道谁啊,何必还搞这套。</p>
412楼(成非黑子):别忘了,第五求定因为走的太年轻,政绩不够,谥号是闵帝来着,修好了两本书,圣天子就给他安了功绩,闵改明了。</p>
413楼(大鸟胃):以前觉得,小皇帝皇位都给他叔叔,关系真好,现在发现关系不是一般的好,皇位都又给他唯一的孩子了。</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