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诸侯王们的社畜人生(1 / 2)

昭明十一年,天子正式迁都长安的第二年,长沙王第五胡休对着外头春光,头发掉了不少的他,决定在长安城四处走走,找找灵感。</p>

自从昭明四年,亲眼目睹天子斩鬼之后,第五胡休回了长沙就收拾东西,财产、姬妾、王后、孩子和王宫里的奴婢们全部打包,带他们北上。</p>

当然,那些在本地买的也不是那么特别喜欢的下人就不带了,想着天子仁善的个性,他给仆人们还出了笔遣散费呢。</p>

收拾东西要时间,车队北上也要时间,连过年他都是在路上过的,不过等他到了洛阳的时候,正是二月,才歇下来,就迎来了洛阳学宫第一届学子招生考试。</p>

第五胡休也不累了,换上衣服,带着老婆孩子就去看热闹。</p>

学宫大门敞开,杨德带着卫兵守着学宫内外,简单检查一下有无人带利器就放人进去。</p>

第五胡休后来去问了天子,天子说这么检查就够了,他出的题,不担心有人夹带小抄,带了也没用,要真能用上并且也是本事。</p>

学子们一个个排队进去等着考试,学宫外头有他们的家眷、奴仆,基本上有些本事的都进去考试了。</p>

第五胡休听着他们讨论那些迥异的课程,听得心痒痒,决心明天见了天子,就把孩子都丢去长安小学念书。</p>

现在过了六年,他三个孩子一个已经毕业了,两个还在念书。</p>

毕业的老大综合素质差了点,考洛阳学宫考了两年吗,都是因为严重偏科没考上。</p>

两年前,萧皇后的长乐学宫招生,都是自家人,第五胡休帮萧皇后撑场子,把老大送进去。</p>

他之前也和天子聊过长乐学宫的话题,知道天子以后也会在长乐学宫任教,就算不相信萧皇后也要相信天子。</p>

现在他那完全没遗传到自己半点文才的大儿子,跟着一群女娘们在织个什么云锦,听他说是什么提花丝织,织出来后会美如天上云霞。</p>

第五胡休是不太想大儿子干这种事的,但是连天子都说这是举世无双的手艺,虽然锦才织出来三寸,他也就先将信将疑着。</p>

二女儿也快毕业了,她已经都想好了,后面就要去长乐学宫学什么产科。</p>

现在他每天自己忙着创作剧本,孩子都是王后她们管,自己也没辅导过功课,是真的插手不了。</p>

走在长安的街巷上,看着开水房排队取水的百姓,第五胡休得承认,光冲着这个,第五小白也算是个仁君。</p>

送孩子来长安读书的那一年,长安城还在修建中呢,但是已经有了开水房。</p>

没见过这些的长沙王那肯定好奇啊,结果从百姓口中知道这是天子设置的一处场所,给长安居民廉价打水用。</p>

家里有点钱的可以买个保暖瓶来打,没有的就拿瓦罐,总之尽量大家就喝熟水。</p>

在公孙德松的卫生普及行动下,长安居民的卫生意识逐步加强,又因为大晋三年冬的洛阳时疫,基础卫生知识已经开始在往长安洛阳以外的大晋各地传播。</p>

物资匮乏的现在,贵族人家连薪柴满仓都是值得炫耀的事,更不要说黎民百姓了,那是真的只有烧饭的柴火。</p>

于是,只在长安实验修建的沼气池开始成规模往外推广。</p>

而因为沼气的性质,一些自恃身份的贵族不愿意喝沼气烧的水,正好让百姓们少了些与他们排队的人。</p>

当时第五胡休那就文思泉涌,脑子里很多想写的东西,只是苦于手里没有纸笔,等到后来手头有东西了,关于开水房的灵感熄灭,写不出来了。</p>

一转弯,他走到了长安小学,里头郎朗书声和孩子们体育锻炼的声音不绝于耳。</p>

虽然第五胡休不管孩子功课,但是他对长安小学还是很熟的,这里不少贵族的、平民的天才都是很好的取材对象,就连他自己和其他王兄的子孙,可都在里头念书呢。</p>

说到兄弟,第五胡休算了算,老大,第五崇之这个太子是第一个没的,儿子也没得早,但是儿子选了个好继承人啊。</p>

本来当皇帝没几年,好多事都还没来得及做,谥号是闵,结果洛阳学宫《诸国字典》一修好,天子立刻宣布这是先帝生前就想干的,现在终于完成,把这政绩硬是安到了第五求定头上。</p>

政绩有了,再叫闵帝就不合适了,改谥号为明,从此他就是晋明帝了。</p>

孙女第五宁那前途算是最光明的。</p>

第五宁也算是被第五小白带大的,为了能让她光明正大接受进阶的教育不被人嘴,连长乐学宫都弄出来了,孩子未来差不了。</p>

是的,虽然长乐学宫是萧皇后一手牵头办成的,但是因为起因是洛阳学宫拒绝第五宁考试,并且后面天子还来长乐学宫上课,给长乐学宫站台,所有人都觉得,天子为了关爱平原公主允许长乐学宫成立的理由,更容易让他们接受。</p>

老二第五信之,好好的齐王不当,愣是传位给独子,然后以他们齐国没孩子能来学宫学习为理由,说他深感愧疚,决定亲自来学。</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喜欢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请大家收藏: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当初在洛阳看见老二的时候,第五胡休都震惊了。</p>

齐国那是什么富裕地方,这么舒服的日子不过来念书,什么毛病啊,老二。</p>

最后果然,老二他就是以这个为借口跑来洛阳,到第五小白身边来学道的,还给自己取名叫什么求道真人,前两年他的孙子来长安念书他都不管的,一心就等着第五小白什么时候有空给他开私课。</p>

老三第五载止在吴地休养身体,大儿子太子处理国内事务,二儿子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了洛阳学宫,还加入了天子的长安农学基地,两年前毕业后带着几个同学回吴国去了,听说现在在越地开辟了不少试验田。</p>

是的,越地。</p>

因为老四第五维德想孩子了,带着姬妾也跑来长安了,不要封地了。</p>

他是唯一一个亲自带孩子陪读的诸侯王,从越地带来的菜籽油鲜亮香甜,在两京很受欢迎,他带着天子赠他的铁锅和铁勺,起了长安饮食文化一片天,现在是公认大晋厨子里最有身份的,有身份里厨艺最好的那个。</p>

当然,对此越王很是谦虚的,他表示自己那都天子指点,这厨子里最有身份的,有身份人里厨艺最好的那个应该是天子。</p>

只是这大实话,除了官重山和童明,没人相信。</p>

你看看咱们陛下,已经是每天活的吸风饮露了,这像是个厨艺好的大厨吗。</p>

老四这个小气的,每天给孩子做饭做的高兴,让他给兄弟请客做个饭,好几年都不给吃口热的,不提也罢,活该他被天子抓着一起去上课,以不能浪费学识进小学做老师,还是做班主任,天天课程表排到爆。</p>

至于让他做班主任,天子的说法是老四看着唬人但是疼爱孩子,这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天生就合适做幼儿教育。</p>

但第五胡休觉得,这八成是因为老四做班主任,杜绝贵族敢进学校找老师麻烦的心。</p>

自从老四进了长安小学,长安小学的含金量再次上升,人人都知道越王都在里头教学。虽说不知道越王有什么骑射以外的才能,但是天子的哥哥都在这里给孩子教书,你就说这小学什么含金量吧。</p>

知道自己名声已经传遍两京的老四,为了能够对得起这传言的名声,那是拿起书就开始看,积极找上雍学派的弟子们求教学经验,务必要对得起自己大晋第一班主任的名声。</p>

老五楚王第五白圭,昭明五年把送孩子来了,人在楚国那是兢兢业业清野神。</p>

楚国的野神清干净,他也在楚地也待不下去了,怕半夜被人暗杀,收拾包袱赶紧来了洛阳。</p>

天子看他在楚地的宗教工作成果确实不错,就单划出一个宗门寺,让他继续盯着全国各种宗教。</p>

那些被朝廷敕封了的神,神话传说的来头已经经过第五小白和洛阳学宫里头能人再确认过了,第五白圭就负责确立各地的祭祀时间、祭祀等级、祭祀内容,还有所有从事宗教人员的资格,以及宗教场所的运行。</p>

一个人管着全国的神,第五白圭手上这个权力那是真不小,就是现在交通不便,他常年要在外奔走,时刻突击检查这些地方庙有没有乱来,几年了,都没在洛阳连续待超过三天,天天都在出公差,算是兄弟里最忙的那个。</p>

老六没什么好说的,燕王第五潜鱼,兄弟里第一个能让所有兄弟直呼看错人的家伙,让所有人都知道天子的剑有多利。</p>

自从他没了以后,燕地在杨颂手上那是越来越好,有大量被分给百姓的土地、耕牛,以及贷款能拿下的新农具。</p>

前几年的时候,燕地还都不交税的,后来也是从燕地开始,为了恢复燕地人口,取消人头税,只按所拥有土地面积来交税。</p>

现在燕地终于喘了口气过来,听说老六的忌日,已经都是燕地百姓会出家门一起庆贺的好日子了。</p>

做人做到这个份上,是真的给兄弟们丢脸。</p>

老七代王第五午止就是个鹌鹑,日子过的紧,没什么家底,还胆小的要命。</p>

天子诏书一发,他几个孩子都全送来了长安,后来看其他兄弟都先后到了洛阳干活,第五午止很是恐慌,想了想,也跑来洛阳了。</p>

他除了基础文化课也不会什么别的,过来吃白饭可拿不到小白的工资。</p>

看他这么个胆小怕事没主见的模样,小白想了想,拉着姜茂和第五午止,给他们上了几天法医课,然后把面色苍白的第五午止塞给了姜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