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定军山大捷(1 / 2)

郢都,姬玲珑不断查缺补漏。</p>

力求大梁能够扛过这一劫,争取到一段和平发育的时间。</p>

平阳关,林时也没有耽搁时间。</p>

三万龙武军浩浩荡荡开拔,直扑新集与阳平二城。</p>

新集与阳平,是两座小城,位置不如巨亭那般险要。</p>

因此,杜青只在新集与阳平各自驻扎了四千守军。</p>

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p>

林时既然决定将围点打援之策贯彻到底。</p>

肯定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消耗杜青手下的有生力量。</p>

让辛林带人烧毁湘水,镇川,广源三城的粮仓。</p>

引高台出兵相救,是为了打消耗。</p>

让程名振与辛林合兵一处,歼灭高台援军后围困巨亭。</p>

再让王明镇半路埋伏,同样是为了打消耗。</p>

这两拨消耗战打下来,多的不敢说,打掉一万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p>

他再带龙武军吃下新集与阳平两城守军,就又是八千人。</p>

如此一来,杜青麾下十万大军,伤亡便接近了四成。</p>

没错,四成。</p>

别小看这四成的伤亡率。</p>

尽管从数量上来说,北魏大军战损四成,人数依旧比梁军要多出不少。</p>

但战争比的不是人数,而是士气,是后勤,是战力。</p>

对于寻常军队来说,一成的战损,已经足以让一支军队士气低落。</p>

两成战损,便会因人员的缺失导致战斗力大减。。</p>

一旦达到三成战损,但凡是个有点脑子的将领,都不会继续再打下去。</p>

至于达到四成的战损会怎么样。</p>

放在林时原来的历史时空不好说。</p>

毕竟,我天朝人民子弟兵,天下无敌!!!</p>

可若是放在封建王朝时期,林时可以笃定,主将再不退兵,士兵一定会哗变。</p>

因此,李晟当日与董进说,林时准备十日收复汉中,十五日拿下杜青送回郢都问罪,还真不是在吹牛逼。</p>

当董进麾下两万人被全歼的时候。</p>

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在朝着林时倾斜。</p>

这是士气上的大泄,与人数关系不大。</p>

战略已定,接下来,就是战术的实施。</p>

汉水畔,林字大纛迎风猎猎作响。</p>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令人望而生畏。</p>

中军阵中,林时抬头看了下天色。</p>

一日行军,此时已是下午时分。</p>

林时正欲下令全军就地扎营休整。</p>

数骑快马忽然自汉水尽头疾驰而来。</p>

“报~”</p>

“捷报~”</p>

“定军山大捷。”</p>

几骑快马看见旌旗猎猎的大军,当即狂呼起来。</p>

一边对着大军挥动手中军旗,一边大喊道:“报,定军山大捷!大捷!!!”</p>

林时远远的看着几骑快马由远及近。</p>

对着一旁的李晟招招手,吩咐道:“传令全军,就地扎营。”</p>

话音落下,李晟赶忙对着亲卫传令。</p>

传讯兵挥动旗帜,传令兵纵马穿梭于军阵。</p>

很快,三万大军整齐地停住脚步。</p>

与此同时,几骑快马也来到大军阵前。</p>

验明正身之后,被临时充任林时亲卫的付瞿带到了跟前。</p>

“报,大帅,定军山大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