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林时确定。</p>
众人忍不住又是倒吸一口凉气。</p>
王明镇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p>
“怎么不可能呢?”</p>
林时笑吟吟地反问他。</p>
王明镇脸色变了又变。</p>
不断地摇头道:“北魏是强,但北魏的敌人,不止我大梁一个,若将国中主力都抽调到汉中战场,就不怕被群起而攻之吗?”</p>
“何况,云梦公主还在我大梁境内......”</p>
王明镇这两句话。</p>
可谓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p>
他们都不信。</p>
或者说不敢信。</p>
北魏会将国中主力尽数抽调到汉中。</p>
那代价太大了。</p>
须知,北魏要面对的敌人,可远比大梁要多得多。</p>
南方的南齐,辽东的乌桓,室韦,海真等异族国度,还有被魏国赶到北方苦寒之地的北蒙,以及西北的党项,西南的乌斯藏......</p>
数十个国度,可都对富饶的中原之地虎视眈眈。</p>
北魏就算虎踞四州之地,国中有百万大军。</p>
同时面对这么多敌人。</p>
也难免双拳难敌四手。</p>
这样的情况下,想夺取汉中,作为平灭大梁的粮仓与桥头堡。</p>
北魏凭什么?</p>
拿头夺吗?</p>
而且云梦公主......</p>
作为北魏唯一的公主。</p>
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舍弃的吧?</p>
林时听见王明镇这两个理由。</p>
倒也不是很意外,毕竟三国拉扯百年。</p>
彼此之间知根知底。</p>
他会这么想,也很正常。</p>
林时的目光在众将脸上扫过。</p>
缓缓开口道:“我可从来没说,北魏会将国中主力尽数抽调至汉中!”</p>
这话一出。</p>
屋内众人顿时又是一片哗然。</p>
林时这句话,明显是一句前后矛盾的话。</p>
北魏若是不抽调国中主力。</p>
只靠汉中这十万大军,绝对无法攻破平阳关。</p>
就算再增兵十万,能拿下平阳关也就是极限了。</p>
绝不可能还能连下汉水与渝水。</p>
这点自信,众人还是有的。</p>
程名振皱眉问道:“大帅,如您所言,北魏不会尽数抽调国中主力前来汉中支援,那北魏又靠什么将战线推到剑门关下?”</p>
“靠汉中这十万大军吗,还是靠北魏那小皇帝派出来的援兵?”</p>
林时微微一笑。</p>
也不再卖关子,直言道:“你说这些,都要靠,而最重要的,则是‘大义’二字!”</p>
“大义?”</p>
众人重复了一遍大义二字。</p>
然后就是全脸懵逼。</p>
辛林懵逼道:“大义,什么大义,哪来的大义?”</p>
林时的表情平静下来。</p>
慢条斯理地开口道:“我朝扣留他国使节,此举有违道义,我若是北魏皇帝,一定会将此事大书特书,传告天下。”</p>
众人一愣。</p>
随后忍不住面面相觑。</p>
程名振满脸不解地问道:“敢问大帅,此事与大义有何关联,北魏又如何依靠这大义二字,对大梁作伐?”</p>
有程名振做嘴替。</p>
其他将领也好整以暇的看着林时。</p>
他们倒是要听听,林时到底有何高见。</p>
反正直到现在,他们也还是不认为姜望所说之事会成真。</p>
那太荒诞了。</p>
林时深吸口气。</p>
转头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姜望。</p>
见他完全没有要给自己当嘴替的样子。</p>
不由得撇了撇嘴。</p>
旋即语气平淡地问道:“诸位以为,我若是以此事作代,号召四海诸国共伐大梁,并允诺与四海诸国共分大梁,四海诸国将如何应对?”</p>
“轰!”</p>
林时话音刚落。</p>
屋内众人瞬间如遭雷亟。</p>
为首的李晟,王明镇,程名振三人更是脑袋一阵眩晕。</p>
仿佛被一记重锤敲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