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她,就是天命(1 / 2)

郢都城北,京营教场。</p>

此处,乃是二十万京营驻扎之地。</p>

京营,又称十二卫。</p>

每卫从一万人到三万人不等。</p>

去年汉中之战。</p>

左右骁卫与左武卫一共三卫,合计六万大军全军覆没,至今未曾补齐兵员。</p>

因此,现在此三卫暂时空缺。</p>

林时在剩下左右威卫、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和左右千牛卫之中。</p>

准确的选中了右武卫两万人随他出征。</p>

至于选中右武卫的原因,也很简单。</p>

右武卫的骑兵配备,是剩余九卫之中最多的。</p>

大梁缺马,十二卫将士大多是步卒。</p>

右武卫算是十二卫当中兵种最为齐全的一卫。</p>

除了配备三千精骑之外,还有三千弓兵,一千盾兵,以及一万三千人的步卒。</p>

这样的配置,对比北魏自然不算顶级。</p>

但放在大梁,已经是王牌部队。</p>

点将台上。</p>

林时一身漆黑色的铠甲,腰悬大梁制式横刀。</p>

尽管是简单的装扮,却依旧将林时衬托得宛如谪仙临尘。</p>

林时身前,一位中年将领单膝跪地。</p>

双手合捧半枚虎符。</p>

此人,正是左武卫大将军,义乡侯程名振。</p>

林时伸手接过程名振手中的半块虎符。</p>

一旁,充任礼赞的聆月,神色肃穆的将一块以黄绸包裹的托盘端了过来。</p>

托盘之内,静静的呈放着三物。</p>

一物为镇北大将军印。</p>

一物为不足尺长的天子剑。</p>

最后一物,则是半块虎符。</p>

林时从托盘之中取过半块虎符。</p>

与手中那半块虎符合在了一块。</p>

确认两块兵符严丝合缝之后。</p>

沉声道:“虎符勘验无误!”</p>

话落,聆月恭敬的接过林时左手上那半块兵符,还给了姬聆珑。</p>

林时则将自己那块兵符还给了程名振。</p>

此次北上迎敌,他为三军主帅,程名振为他副将。</p>

兵符,理当由程名振代为保管。</p>

查验完兵符。</p>

林时又取过镇北将军大印与天子剑。</p>

双手高举着,给底下鸦雀无声的大军展示。</p>

其实,林时一开始是想要一个征北大将军的名号的。</p>

奈何姬玲珑死活不同意。</p>

毕竟一个征,一个镇。</p>

一字之差,意义却是天差地别。</p>

姬玲珑给林时一个镇北大将军的名号。</p>

也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了她的心意。</p>

她始终还是想着如何自保,而不是进取。</p>

展示完大印和天子剑。</p>

林时转身回到了姬玲珑面前。</p>

表情也从一开始的肃穆变得风轻云淡。</p>

随手将天子剑和大印分别交给临时充任他亲卫姜望和辛林。</p>

淡淡问道:“姬小妞,本公子马上要出征了,我要的东西呢?”</p>

听得林时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依旧称呼自己为小妞。</p>

姬玲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p>

一旁前来送别的满朝文武更是满头黑线。</p>

这可是出征啊!</p>

多么神圣而又严肃的事情。</p>

结果林时这厮......</p>

平日里对陛下不敬也就算了。</p>

但今日的点兵之事还要昭告上天和大梁历代先皇的。</p>

出征将领与帝王对话的一字一句都要计入实录。</p>

这个竖子。</p>

就不能收敛点?</p>

姬玲珑和满朝文武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p>

林时恍若未觉,只是静静等待答案。</p>

姬玲珑深吸口气,沉声道:“你要的东西,朕已命曹相召集民夫进行转运,大军出征之后,辎重自然会跟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