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是富裕了,但毁了一座山,留下了一个乱石嶙峋的大坑洞。</p>
后来附近的人总是得病,村民们猜测是因为炸山得罪了山神,这里的采石场才渐渐荒废了下来。</p>
谷荔最后一次来唐家村,村子北面还是大片的石头地,因为没有做耕地用,长了大片比人还要高的杂草。</p>
一看就是杀人丢尸的绝佳地方,谷荔从不敢踏近一步。</p>
那时候,她大概十岁左右吧。</p>
可现在,放眼望去,剩下的两座山已经是葱郁青翠,在翠绿掩映之中,她好像看到了有人工打造的长长走道,还有几处木色的建筑。</p>
包车拐了个弯,谷荔才看到曾经吓人的大片杂草地不见了,换成了错落有致的成片的徽式风格的房子。</p>
像极了江南小镇上的古建筑。</p>
曾经的废墟大变样了。</p>
车子又拐一个弯,谷荔看到了记忆里稍有印象的唐家村。</p>
进了村子,司机询问谷荔往哪开,谷荔看了一眼焕然一新的唐家村,只得唤醒睡着了的姨奶奶。</p>
“姨奶奶,我不记得你家在哪里了。”</p>
老太太迷迷糊糊睁开眼,伸手往左指了指,“往左开个五百米,我家在路的左边,33号。”</p>
村里修了马路,村民的房子沿着这条主路一直往东建造成一排。几乎都在路的北面,坐北朝南。但也有几户是在主路的南面。</p>
尤其是那栋建造堪比大城市上千万的大别墅,贴砖的围墙圈出了好大一块地。</p>
特别扎眼。</p>
主路的北面是村民的房子,修建得各有特色。主路的南面则是田地。</p>
这是农村标准的分布。</p>
当车子在老太太所指的房子面前停下来,谷荔的眼神都没有从那幢豪宅上收回。</p>
三层半的宅子装修还很新,少见的建在了主路的南面。围墙周围是规划整齐的田垄,种着谷荔不太认识的菜。</p>
“小荔呀,我们到了!”老太太坐了半天的汽车,骨头都快散架了,她扶着座椅往车门口挪。</p>
“姨奶奶,我扶你!”谷荔赶紧下车,绕到另一边,扶着老太太下车。</p>
十多年过去了,村里的环境早就不知变换过多少回了,但姨奶奶的家还跟谷荔记忆里的一样,只是破旧了很多。</p>
像是被遗弃在时代洪流里不起眼的一粒尘埃。</p>
谷荔扶着老太太往家门口走,一条不宽的水泥道从主路上延伸到陈旧的围墙大门口,水泥道两侧是两块种了小青菜的自留地。</p>
除了小青菜,菜地周边还有几棵别的菜苗,谷荔一时没认出来是什么。只知道菜地是有人专门打理的,因为地里没有一棵杂草。</p>
老太太掏出一串钥匙,拨出一把递到谷荔面前,“开门。”</p>
打开大门,入目就是一片凌乱,东南角上有两个水泥浇灌的水池,旁边还有一口井。</p>
井旁边架着三角竹竿,从堂屋屋檐下拉了一条尼龙绳,上面孤零零挂着两个掉了外皮露出生锈钢丝的衣架。应该是晾晒衣服用的。</p>
三间两层的主屋坐北朝南,左右两边各一间小屋,左边是厨房,右边的话,如果谷荔没记错,应该是以前用来养猪的猪圈。</p>
谷荔将钥匙递给老太太,老太太没接,指了一把铜色的小钥匙,“这是堂屋的钥匙。”</p>
谷荔依言打开,又打开东屋的门,扶着老太太去床上躺下,“姨奶奶,颠了一路,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去搬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