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外城城西一个两进小院里。</p>
这院子是苏洵在汴京买的房子花费了不少,其价格高达八千贯左右。</p>
对于当时的刚刚初入官场几年苏洵来说,靠自己的收入很难负担得起如此高昂的房价,所以其中大部分是妻子程氏变卖嫁妆得来的。</p>
这处房产有一个半亩大的花园,草木繁盛。</p>
苏洵还在庭前凿了一口方池,引水从假山岩鼻中流入池内,并且有双柏和一座葡萄架,堂前杂植萱草花、葵花、牵牛花之类,别有一番情趣。</p>
苏家人将这个院子称为南园。</p>
这处房产位置一般不过倒是适合平日里休憩娱乐,也算为苏家父子在汴京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p>
苏家和徐家有通家之好,自然也收到了徐子建的请柬。</p>
今天苏家父子早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出门。</p>
苏轼今年十九岁身穿一袭深蓝色的长袍,头戴璞头,显得仪态不俗。</p>
苏辙今年十七岁,身穿蓝白色的长袍,面容清秀,倒是比他哥英俊不少。</p>
“二弟,今天可以见到你那未过门的妻子!</p>
可激动否?</p>
这徐公明真后不讲义气的,说好安顿好了就请我去樊楼吃酒!</p>
这过了大半个月才开始办宴席!</p>
莫不是要把樊楼那顿酒给赖了!”</p>
苏轼站在院门口对弟弟挤眉弄眼地说道。</p>
苏辙对于自家话痨哥哥的话毫不留情地回怼道:</p>
“大哥哥,你莫要乱说!</p>
我和徐家姑娘止乎于礼!</p>
至于说公明贤弟赖你的酒那可就有些胡扯了!</p>
上次他登门可是送了几瓶御酒过来!</p>
结果没几天就被你喝完了!</p>
爹爹差点就要给你几棍子了!”</p>
苏轼碰了一鼻子灰有些无聊道:</p>
“二弟,你说小妹怎么还没收拾好!</p>
徐家的马车已经在院外候着了!</p>
这去徐府而已又不是去她郎君家!</p>
又何必如此大费周?”</p>
说起这事,苏辙就有些无奈!</p>
妹妹对徐子建的心情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p>
可惜徐公明是个榆木脑袋。</p>
自家妹子又有了婚约。</p>
苏辙叹道:“前几日,徐姑娘来信说,公明贤弟已经定亲!</p>
而且今日徐贤弟的岳家怕是也要来!</p>
妹妹这番打扮怕是和盛家姑娘起了一较高下之心!”</p>
苏轼听了弟弟的话也有些无奈道:</p>
“二弟,你说这叫什么事!</p>
妹妹和徐子建郎才女貌!</p>
可惜小妹终究是有了婚约!</p>
今天如此高调怕是不妥!</p>
毕竟对方可是徐家未来的大娘子!</p>
莫要弄的不愉快了!”</p>
苏家大娘子给丈夫苏洵准备了一身得体的常服。</p>
这几年苏洵也算是官运顺利,重新回到汴京担任开封府参军录事。</p>
苏家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亲事也有了着落。</p>
大儿子苏轼和曾巩家的大姑娘曾柔定了亲。</p>
曾家一门五进士,家世很不错。</p>
而且如今曾柔的父亲曾巩已经是五品的京官,这门婚事苏家是有些高攀的。</p>
也就是,曾巩对苏轼的才气很是欣赏,这才肯将大女儿嫁给他。</p>
曾柔那个姑娘程氏见过性格品貌都很不错。</p>
她对这门婚事很满意。</p>
二儿子苏辙和徐家大姐儿徐兆儿定了亲。</p>
程氏同样对这婚事很满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