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被派遣前往康府探查康大朗状况的钱内官归来,跪地恭迎嘉佑帝问询。</p>
“起身回话!讲讲康家大朗那边情形如何?”嘉佑帝望着额上汗水涔涔的钱内官,语气平和地道。</p>
“启禀陛下,奴婢前往康府之时,康家正在设宴款待宾客。”</p>
“所邀之人都是谁?”</p>
“听闻康家家主抱恙,所请皆为后院女宾!主宾乃是柳御史家的夫人和马御史家的夫人,还有康、王两家的旧友亲朋!”</p>
“哦!他们倒真是兴致盎然,饮酒作乐。”</p>
“那康大朗伤势究竟怎样?是否如小报所言几近残废?”</p>
“启禀陛下,据御医诊断,那康大朗腿上的伤口极轻,全然无需医治,再过两日便能痊愈,丝毫不会影响行走!倒是有一婢女进去通传时,被康家大朗拿茶盏砸破了头,贺太医看不过,留下为婢女止了血!奴婢便先回来禀报了!”</p>
“方才去康家的是你,一事不烦二主,就再由你跑一趟去宣旨!”</p>
“遵命,陛下!”钱内官躬身施礼而后离去。</p>
嘉佑帝抬了抬手,看向百官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谁觉得朕的处罚过于严苛?”</p>
原本有些官员认为嘉佑帝对康、王两家的处罚过重,此时却也噤若寒蝉,不敢出声了。</p>
“罢了,朕累了,退朝吧!”嘉佑帝神情略显无奈,今日处置了两名御史,难免外面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以为朝廷要闭塞言路。</p>
“退朝!”御座下方的礼仪内官接收到嘉佑帝的目光,赶忙高声呼喊!</p>
“恭送陛下”百官跪地俯身。</p>
百官心事重重地离开,回官衙“当差”去了。</p>
今日官家的态度甚是怪异,不遗余力地敲打百官,彰显皇威。</p>
不乏有聪慧之人揣测:嘉佑帝已至不惑之年,听闻荆王体弱多病,将近三岁了仍不太会说话,莫非……</p>
……</p>
回到康府这边。</p>
宴会中的一众女眷听闻有圣旨,纷纷用艳羡的目光看着主座上的王大娘子。</p>
副座上的那位柳御史夫人,更是表情夸张地夸赞道:“哎呀!王大娘子真有福气呀!嫁到康家来,把康家打理得有条不紊。而且还圣眷正浓。”</p>
嗨……就这么一会儿,那内官已经来了第二回。恐怕官家是对康家有什么赏赐安抚吧。毕竟是父亲配享太庙的家族。</p>
另外一位马御史夫人也不甘示弱地追捧着:“哎呀。王大娘子不介意我们一起过去接旨,沾染些福气吧。”</p>
王大娘子脸上甚是得意,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出来,装作矜持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烦请几位妹妹随我一同去接旨吧。”</p>
后院的几位夫人联袂来到正院候旨,见到来宣旨的正是之前和太医一起过来查看康大郎的钱内官。</p>
“麻烦钱内官,又来跑一趟。”王大娘子很是客气地朝钱内官说道。</p>
“不麻烦,都是替官家办事的。”</p>
钱内官语气淡淡的,似乎带着一种疏离感,他已然知晓这康家被官家发落了,自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捧高踩低这种事情在宫中皆是一种必备的技能。</p>
“钱内官,这点钱给您买些茶水喝,辛苦您跑这一趟了。”王大娘子从祁妈妈手中接过一个钱袋,偷偷地递给钱内官。</p>
“康夫人不必如此。我虽姓钱,但可不是什么人的钱都会拿的。”钱内官身子一让,避开王大娘子伸出的手中的钱袋,冷冷地说道。</p>
“钱内官您这是何意?”王大娘子有些不解地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