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合作与努力(1 / 2)

在感情逐渐稳定之际,姜辞忧和陆景琛却不得不直面商业上汹涌而来的新挑战。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域,前一刻还是风平浪静,下一秒便可能掀起惊涛骇浪。竞争对手们也如饿狼环伺,瞅准时机便想扑上来撕咬一口,瓜分市场份额。</p>

姜辞忧这边,投资项目问题频出,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只,四处漏水。原本看好的几个新兴产业投资,因政策风向突然转变,技术突破遭遇瓶颈,市场需求也不如预期那般火热,导致资金回笼缓慢,甚至有些项目已经濒临亏损边缘。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报表,往日看来是财富增长的希望密码,如今却成了令她头疼不已的催命符。看着账面上逐渐缩水的数字,姜辞忧心急如焚,常常彻夜难眠,双眼布满血丝,紧盯着电脑屏幕,试图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到一丝转机。</p>

陆景琛的家族企业同样深陷泥沼。传统业务受到新兴科技企业的猛烈冲击,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家族内部对于企业转型方向也是争论不休,老一辈守着旧有的成功模式不愿放手,年轻一辈虽看到了潮流趋势,却因话语权不足难以推动变革。管理层人心惶惶,员工们也士气低落,整个企业仿佛一台生锈卡顿的庞大机器,运转艰难。</p>

面对这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姜辞忧和陆景琛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深知,只有携手共进,才有可能突出重围。</p>

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陆景琛办公室的会议桌上,为这场关乎未来的商讨镀上了一层希望的金边。姜辞忧和陆景琛相对而坐,面前堆满了各类文件资料,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图表和数据。</p>

姜辞忧率先开口,她眼神坚定,语速虽快却条理清晰:“景琛,我仔细研究过了,你家族企业目前的困境,根源在于产品结构老化。虽然核心技术有一定优势,但在应用端和用户体验上已经落后太多。我们得想办法把现有的技术优势拓展到新兴领域,比如智能家居、物联网这些正蓬勃发展的板块。”说着,她翻开一份精心准备的报告,指着其中的市场分析数据,“你看,这些领域未来五年的预计增长率都超过 30%,只要切入得当,完全可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p>

陆景琛专注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对姜辞忧的赞赏。待她讲完,他接过话茬:“我同意你的看法,辞忧。而且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家族在制造业多年积累的供应链资源,降低成本,快速抢占市场。这方面我已经和几个核心供应商谈过,他们愿意在价格和交货期上给予一定支持,前提是我们能给出明确的订单计划。”他打开一份供应商反馈文件,推到姜辞忧面前。</p>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针对姜辞忧投资项目的困境,陆景琛凭借自己在商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练就的敏锐洞察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忧,你那些陷入困境的新兴产业投资,不要孤立地看单个项目,试着把它们串联起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科技生态园区。现在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扶持科技创新,我们整合资源,不仅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还能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让各个项目相互赋能。”</p>

姜辞忧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她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生态园区的蓝图:研发中心汇聚顶尖人才,孵化出一个个前沿科技项目;生产基地高效运转,将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营销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景琛,这个主意太棒了!我这就去联系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看看落地的可行性。”她兴奋地说道,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脸颊泛起激动的红晕。</p>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姜辞忧凭借自己在投资领域积累的深厚人脉,穿梭于各大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她精心筹备商业计划书,一场场路演、一次次谈判,口干舌燥却从未停下脚步。为了争取到一位关键投资人的支持,她曾在对方公司楼下苦等数小时,寒风中瑟瑟发抖,妆容都被吹得有些凌乱,但当终于见到投资人,她立刻抖擞精神,用专业和热情打动对方,成功拿下宝贵的资金注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