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西游大劫正是最好的时机?何以见得?你可知,这西游大劫原是道祖许给他西方大兴的机会!”</p>
元始天尊眸光微阖,深邃的看了孙耀一眼。</p>
“师叔,你可曾想过封神大劫之后遭到了背叛的不仅仅是您?那佛门二圣创立西方教也就罢了,如今更是背弃玄门,投身于旁门之中建立了佛教。道祖虽融于天道,可毕竟天道是鸿钧,鸿钧非天道。天道无情人有情,圣人便不是人吗?”</p>
孙耀说完这番话之后,元始天尊原本微阖的眸子猛然睁大了几分。</p>
“你可知妄议道祖可是重罪?”</p>
“我只知道,弟子谈论祖师不应论罪。可若是一个从门中背弃了的弟子,还要回来享受门内的资源,那这事儿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p>
孙耀与元始天尊相对而立,目光炯炯,侃侃而谈,完全诠释出了不卑不亢四个字是何等的表现。</p>
元始天尊看着孙耀有些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于是乎,二人陷入到了平静之中。</p>
“师叔,你可曾还记得那句话?”</p>
“嗯?”</p>
“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三教相争,无论怎么做都是咱们三教自家之事。别的不说,在昆仑山上关起门来还都是自家的师兄弟呢。”</p>
“三教原本是一家。。。。”</p>
听到了孙耀的话之后,元始天尊默默的跟着念叨了一句。</p>
“虽说,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可是,您与师尊和三师叔终究是嫡亲的兄弟。师兄弟这层身份,难道还影响到了嫡亲兄弟的情分?”</p>
“可。。。”</p>
“三师叔再怎么怄气,可是他同您一样,对弟子的爱护之心都是最深的。若是借此机会能够将西方教掳走的截教弟子救回,哪怕不是尽数只是大多数,您与三师叔的兄弟之情也必然能够缓和。朋友可以割袍断义,亲兄弟难道还能老死不相往来不成?”</p>
听到这里,元始天尊完全的睁开了他的双眸。孙耀知道,元始天尊已经后悔了当初与自己弟弟决裂的事情。可是他这人好面子,又怎么可能拉下脸去同自己的弟弟道歉呢?</p>
其实元始天尊之所以能够反应过来,完全是回想起了当初阐教和截教矛盾爆发的根源。</p>
如今能被称之为根源的人基本上都走了,他才反应过来,当初矛盾爆发之时他和通天分别偏袒自己的弟子,才会致使二者之间间隙越来越大。</p>
“师叔,别犹豫了。当初道祖答应他们大兴,可事到如今却变成了佛经东传之事不可更改。从这变化上您就应该知道,即便是道祖也对他们多有不满。”</p>
孙耀这一句话宛若烈火烹油,那一丁点儿的小心思在元始天尊的内心里开始疯狂蔓延。</p>
他也开始认同起孙耀的话,或许这西游大劫真的可以仔细谋划一番,让西方教也栽一个大跟头。</p>
“你欲何如?”</p>
“既然师祖说了,这一次大劫重在佛经东传。那么咱们就不改佛经东传这件事,来改改他东传的方式如何?”</p>
“方式?”</p>
“没错,做件事情总要讲究方式方法。佛门选择的东传方式,便是由现如今的大唐派遣取经人,恭恭敬敬的前往灵山去求取真经。而我认为,这经书求来的跟抢来的是两个概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