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进城扫货(1 / 2)

随后经过大伙商议,这有赚头必须干啊,就是那些鸡鸭最后套不完还能便宜点卖出去。</p>

所以沈知秋开始安排了,老爷子们别做首饰了,全都做竹圈,套首饰做盘子大小的,家禽做碗口大小的,</p>

起码摆十个首饰套圈的摊子,因为他们首饰做的真不少,在摆五个家禽套圈的。</p>

也不怕没人来,毕竟现在没有其他的娱乐,父女二人是相当有信心。</p>

不过有一点,驿站掌柜也没那么多荞麦面给他们摆摊,毕竟他们用量就很多。</p>

沈知秋挑选出几个会说话的,分别带着几个人去不同的村子收鸡鸭鹅,当然鹅少收,顺便也收荞麦面,还有农家自己酿的醋,以及大蒜。</p>

因着昨日吃荞麦面让沈知秋他们想起饸烙面的事儿,他们商量过后决定,做一个压饸饹的木制饸烙机,送给掌柜的,</p>

毕竟人家很照顾他们。</p>

一早上其实大姑父王福喜就在做,大半天的功夫终于做好了,这还是因为饸烙机的原理和构造都很简单。</p>

其构造主要包括支架、力臂、支点和工作点四个部分。</p>

使用时,将饸烙机放在锅上,把和好的面团放进底部装有圆形网眼的腔堂内,通过人力压长杠,带动木塞挤压面团,使面条直接漏入锅中的沸水里?。</p>

中午,就在驿站后厨,这个木头架子被架在锅上,下面是煮沸的热水。</p>

白掌柜和后厨大师傅亲眼看到和好的荞麦面,经过挤压,变成一根根大小差不多的面条进入道锅里。</p>

别提多惊喜了,后厨大师傅非得拽着沈知秋,要拜师。</p>

说是这肯定是不传之秘,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以后沈知秋就是他师傅。</p>

沈知秋看着比他年纪还大不少的大师傅表示:“这可不是我发明的,也是我从书上看来的,所以不算我是你师傅,你也不需要有心理负担。”</p>

真是好说歹说,大师傅才放弃了要拜师的念头。</p>

白掌柜的更惊喜,他们家祖上可是卖面条的,当然看得出来这样挤压出来的面条,和他们切出来的面条不一样,都是圆的,看着更劲道有光泽。</p>

拉着沈知秋的胳膊,一口一句老弟:“真是太感谢了。我这都不知道说啥好了,这....那啥,你们房费我都给你们免了。”</p>

沈知秋拍拍白掌柜的肩膀表示:“你这都叫兄弟了,把房费免了不是瞧不起兄弟吗,以后咱别提这个,”</p>

白掌柜看沈知秋这么说,都急出一头汗了,主要是人家送他这么好的东西,见所未见过的压面条的物件。</p>

他拿啥好回人家的,说难听的就吃面住店都没咋便宜,毕竟这是朝廷的驿站,有最低的价格管着,虽说他老白作为一个掌柜的,能给兄弟多盛几碗,</p>

可人家就因为他多给了几碗面条,就送他这么珍贵的东西,还不让他免房费,真是心里过意不去。</p>

当然免房费也是口头上说的,作为朝廷驿站的掌柜,他过后是要自己把这钱补上的。</p>

正因为沈知秋知道这点,才不肯,而是直接打断吞吞吐吐的白掌柜,表示:“白老哥,你来,找个安静的地方,我和你说说心里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