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生子(1 / 2)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p>

永宁八年</p>

天气中仍旧带着些寒意,但春天的气息已悄然而至,枯树枝上长出了嫩芽。</p>

仁寿宫</p>

小太子穿着一身簇新的宝蓝色锦袍,俊朗的面容中透着一股英气。</p>

端端正正的跪下给仁寿太后行礼:“孙儿给皇祖母请安。”</p>

“彦儿,快到皇祖母这来。”</p>

罗汉床上的仁寿太后笑着招手,搂着宝贝金孙舍不得撒手。</p>

自去年乔梦汐九月底出宫后,仁寿太后十月份就回了皇宫。</p>

这后宫之中本就没几位主子,慈宁太后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p>

宫里也没个主事之人,仁寿太后只能住回了宫里来。</p>

伸手摸了摸小太子的额头:“彦儿,来的路上冷不冷呀?”</p>

“皇祖母,孙儿不冷,立夏姑姑给我穿了很厚的衣裳。”</p>

摸着确实是不凉,仁寿太后放下心来。</p>

“今日,彦儿就留在皇祖母这里用午膳好不好?”</p>

小太子乖巧的点了点头:“好。”</p>

只是话音刚落,外头就有宫女急急忙忙进来禀报。</p>

“太后娘娘,刚毓秀宫来报,说是孟婕妤要生了!”</p>

仁寿太后抱着孙子动都未动一下,只是眉头拧了拧。</p>

纳闷道:“不是才八个月的身子吗?怎么就要生了?”</p>

虽然仁寿太后之前人不在宫中,但是对宫里的消息还是知道那么一点点的。</p>

听说这孟婕妤是去年皇上千秋宴之时,趁着皇上人喝醉了,爬的床,所以才有了这腹中胎儿。</p>

浸淫后宫几十年,仁寿太后怎么不清楚这些个见不得光的手段。</p>

平日最是鄙夷这些不择手段之人,所以自打去年回了宫,一直对这孟婕妤也没个什么好脸色。</p>

“奴婢也不知,只说孟婕妤好像是摔了一跤,早产了。”</p>

“嗯,那就赶紧给他派太医和接生嬷嬷过去吧。”</p>

“皇上那边已经派人过去了,只是听说这孟婕妤似乎有难产的迹象,说是胎儿过大了。”</p>

仁寿太后听到这话,不由眉头皱的更紧了。</p>

“不是早产嘛,怎么胎儿还过大了?”</p>

不过自己之前见那孟婕妤的肚子,似乎确实是挺大的,叹了口气:“行了,哀家知道了。”</p>

“彦儿,改日陪皇祖母用午膳怎么样?”</p>

小太子懂事的点了点头:“好的,皇祖母,那孙儿先告退了。”</p>

说完又利落的爬下了罗汉床,乖巧的行了一礼。</p>

仁寿太后点了点头,心里也是一阵喟叹,也不知道皇上和汐儿之间怎么就成了如今这副样子。</p>

可怜自己的宝贝金孙呢。</p>

················</p>

回东宫的路上,小太子看着旁边地上长出的小草绿芽,眼睛一亮。</p>

立马蹲在了地上,小手指着泥地上的那一抹绿:“立夏姑姑,你快看。”</p>

立夏也蹲在了小太子的旁边:“是的呢,小草快长出来了呢。”</p>

“是呀,立夏姑姑,是不是母后她快要回来了?”</p>

“快了呢。”立夏肯定的点了点头。</p>

早上刚收到了娘娘的来信,说是再过段时日就可以回京了。</p>

要说这乔梦汐怎么就好端端的去了锦州,也就只有立夏知道了。</p>

这事还得从去年说起,当时乔梦汐带着立夏去往陵城,在陵城郊外偶遇了一老和尚。</p>

正是当年在抚城郊外悬空寺碰到用窑鸡换沧澜花之人。</p>

故人相遇,本应该是欢喜的场景。</p>

可是老和尚却神叨叨的说她近日有一灾。</p>

若想破解,最迟需在十一月前赶到锦州,并交给了乔梦汐一张路线图,又扬长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