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试探下的问责(1 / 2)

安达笑着将银子给收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嘴里的话也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容奴才再多说一句。”</p>

“安内侍但说无妨。”</p>

“陛下他似乎收到淮河城的奏折,这会正在大发雷霆,太子殿下您……”</p>

安达故意舍去后半段的话,毕竟有些话说明白了就是祸从口出,像季常青这么聪明人,肯定懂他话里的意思。</p>

“谢公公提醒,这人情孤记下了。”</p>

如今朝局不稳正是站边之际,安达自然要给自己择一条后路。</p>

毕竟景文帝老了,有些做不得主了。</p>

“太子殿下请吧。”安达走在前面替季常青推开御书房的门。</p>

季常青走了进去,屋里子已经点燃了蜡烛,照得整间屋子通亮,远远看着景文帝坐在椅子上,手里还拿着一本奏折,微微抬起似乎看的有些吃力。</p>

不知是不是烛火的原因,景文帝看上去就是一个垂暮的老者,正在耗费自己的精神力。</p>

“儿臣给父皇请安。”</p>

季常青撩起袍子,跪在景文帝的身前,不卑不亢道。</p>

过于洪亮地声音,将景文帝从自己的世界里拉了出来,他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吐了一口气放下手里的奏折。</p>

“太子来了?”景文帝有点明知故问的嫌疑。</p>

这人已经站到他身旁了不是季常青来了还有谁?</p>

“儿臣来迟了,还请父皇责罚。”</p>

景文帝抬手压住了奏折重重地咳嗽一声。</p>

“春闱一事进行的如何了?”</p>

“再有半月会试就放榜,角逐出的前三名再由父皇覆试。”说起春闱季常青就开始头头是道。</p>

“太子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选?”景文帝又问他。</p>

这都很正常,以前也是由太子主持春闱,若是有中意的学子,也会有人把他们招到自己麾下。</p>

“林家和戚家的俩孩子不错。”</p>

“是不错。”景文帝认同的点了点头。</p>

他也看好这二人,林家又是工部侍郎,戚家也身居要职,给个一官半职不是什么坏事。</p>

“不知父皇这么晚召儿臣来可是有什么事?”</p>

“常青呐。”景文帝的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p>

“儿臣在。”季常青低垂着眼眸,不敢随意插话。</p>

景文帝的脸色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这会已经阴霾密布,他将奏折扔给了季常青:“这是靖王从淮河写来的奏折,要不你瞧瞧。”</p>

季常青犹豫了一下,手指颤颤巍巍地捡了起来,狠狠吞咽了一声,才小心翻开仔细看着里面的内容。</p>

等看清里面写了什么后,他整个人大惊失色,脸色苍白。</p>

“儿臣,儿臣冤枉呐,父皇。”季常青一把鼻涕一把泪,直呼喊冤。</p>

“你做太子也有几年了吧。”</p>

“回父皇七……七年。”做完回答之后,季常青又急忙举起三根指头,对着苍天发誓,“儿臣真没有不轨之心,定是三弟污蔑儿臣。”</p>

季常青恨不得跑到景文帝的腿边,诉说自己的冤屈。</p>

“儿臣多年来从未出过京城,三弟奏折说的这些,儿臣实在是不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