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搬兵工厂(上)(2 / 2)

如此一来,造炮就这么简单?!</p>

“像德国反坦克炮那种高膛压的火炮他们还没试过,不过据说就是造出来炮管寿命也很低。”</p>

换句话说,也不是啥炮都能造的。</p>

“山炮和榴弹炮能不能造?如果能造这两种炮,那也够用了。”</p>

太原会战失败那会,晋绥军在逃跑之余没人管炮兵部队的死活,炮兵部队为了不给鬼子抢到火炮,直接就把炮推进河里了。</p>

事后129师副师长得知此事,组织不少人去河里捞炮,捞出来的火炮有9门是山炮,其余2门则是野战炮,八路军试了一下后,决定把那9门重量较轻的仿鬼子41式山炮留下,重量较重的2门仿瑞士苏罗通88毫米野战炮送还给晋绥军。</p>

——原因就是野战炮的重量太大,重达1吨多,行军全重更是近2吨;八路军没有足够庞大的常备挽马和大骡子,根本没法长距离拉动这玩意。</p>

因此对八路军而言,实际上能考虑装备的只有山炮和榴弹炮。</p>

虽然唐亮此前在晋绥根据地搞出来几门“三蹦子自行火炮”,也能拉得动75毫米级别的野战炮,但是这玩意高度依赖缴获的鬼子摩托车,数量和供应都很不稳定,完全随缘。</p>

“按鲁中根据地发回的电报,他们在唐亮协助下修复的【百禄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性能很不错,大家可以试一试。”</p>

试?</p>

大家一脸黑线,这玩意从实物到图纸在场的诸位就没见过好吧。</p>

“既然唐亮参与了造炮和修炮,那就把他喊来,看他能不能在这儿也造一门……那啥炮来着?”</p>

“百禄。”</p>

“对,就这个百禄炮。”</p>

“但是鲁中根据地用的是从鬼子修理船上拆下来的机床等设备造的,我们手头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工工具和设备啊,能不能造出来,我们可没把握。”</p>

“我们手上的设备少,但是太原兵工厂的设备可不少。”</p>

“是啊,一年前我们攻下太原,当时周边的根据地和游击区都太小,离太原实在太远,我们当时的兵力也太少,要牵制鬼子的反攻也困难,很多设备都来不及搬走,只能就地炸毁;这一次我们再次攻占太原,一定要把这儿的设备好好搬一搬。”</p>

与会人员顿时达成一致看法,搬,把太原兵工厂尽可能搬空。</p>

“经过这一年的作战,我们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可是大大扩张了,这一次我们能动员过来搬迁的百姓可是多太多了。”</p>

既然这次搬迁设备所需的人手大大宽裕,大家的心思可就更活泛了;上一次攻下太原人手不足只能挑着搬设备,其他只能忍痛破坏掉;这一次大家重夺太原,准备远比上一次充分,大家摩拳擦掌自然想好好把这儿的设备能搬的都搬走。</p>

毕竟随着八路军兵力规模扩大,武器弹药的缺口反而越来越大了,日常小规模作战的弹药缴获已经越来越不能补充战斗消耗;而以八路军收集到的设备,基本上都是手工小设备,能用畜力拉动的机床等设备都能算是“大设备”了,只有少数从上次攻下太原后抢出来的汽油发动机带动的机床设备稍微大一些。</p>

“苏联老大哥也不给点。”</p>

喜欢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请大家收藏: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请大家收藏: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