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命令,全军集合,一个小时后出发!目标,临沂,急行军!”</p>
林逸还在想张长官会怎么选,那边张长官已经给出了答案。</p>
“长官!我们真的要去救姓庞的?”一名年纪大一点的参谋,听到张长官的话,立马站出来反问道。</p>
“救!必须救!一定要救!”张长官重重的点了点头。</p>
“可是,长官,那个姓庞的他...”那名参谋还想说一点什么,但是他还没有说完,就被张长官抬手打断。</p>
“个人的恩怨,在民族大义面前,又算得了什么?”</p>
“他李长官不跟蒋某人也是死敌?可现在,他们不也在一起合作,共同抵抗日军?”</p>
“我张某人虽然不算什么英雄好汉,但是民族大义,我还是知道的!”</p>
“传我命令,从今日起,我59军内,不允许在传出任何不利于团结,不利于抗日的言论!更不能因私废公,不能将个人恩怨带入到抗日这件事上来!”</p>
“违令者,军法从事!”</p>
“另外,峄县距离临沂,只有180里地,传令全军,急行军,明天这个时候,我要看到临沂的城墙!”</p>
说完这句话,张将军用力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然后沉声说道:“以24小时为限,迟到者,全部送军事法庭!”</p>
听到张长官这句话,在场的参谋们都知道自家长官动真格的了。</p>
180里地,90公里,没有汽车,没有铁路,就靠两条腿跑到临沂。</p>
这速度,差一点就赶上了当年飞夺泸定桥了。也可以说,这一次救援,他们将全力以赴,不留半点后手。</p>
不过,张长官这句话,也激起了全军的血性,既然他们的长官都能放下仇怨,他们这些当兵的还有什么放不下?</p>
随着张长官的命令传递下去,全军就开始快速行动起来。</p>
士兵跑回军营开始收拾行装,然后快速集合。</p>
一个小时后,从峄县到临沂的这条路上,就能够看到张将军的士兵,扛着武器,正在拼命的狂奔。</p>
此时,全军军上下就只有一个信念,救下庞炳勋,救下临沂。</p>
到了3月12日下午时分,张长官的部队就移动到了临沂西郊。</p>
其实,以日军的情报能力来说,他们其实是知道59军在峄县,并且有可能会来救援的临沂的。</p>
但是按照日军的估算,在没有铁路,没有卡车的情况下,只依靠两条腿从峄县到临沂,怎么说也要三天时间。</p>
毕竟,一支上万人的队伍仅依靠两条腿,一天正常的行军速度是60里地,如果速度再快,队伍的队形就有可能散掉。</p>
而日军觉得,以当时国军士兵的战斗素养来说,一旦队形散掉,那么就等同于这支部队崩溃了,想要重新集结,那是需要很久的时间。</p>
更为关键的是,士兵一旦散掉,没有了军官约束,那么这些手里武器,且个人素养极低的士兵就会演变成兵匪。</p>
所以,日军不觉得张长官会冒着自己部队崩溃的危险,强行急行军来救援临沂。</p>
而且,日军的情报也做的很细,细到他们也同样知道张长官和庞长官之间的恩怨。</p>
在他们看来,张长官会不会来救庞炳勋这个仇人都不一定。</p>
所以,日军对59军的防备,其实非常松懈。他们决定集中主力,先干掉庞炳勋,然后转头再去打张长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