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支持黄昏的臣子,其实也不多。</p>
大家还是拧得清的。</p>
太子登基,基本上可以确定的事情,谁也去舔朱高煦。</p>
而黄昏作为一个妖臣,盛极必衰,没人敢长期压饭票在他身上,只不过他现在锋芒正盛,大家也不敢得罪他而已。</p>
但除了吴溥,没人敢在朝堂上表达出和黄昏是一个阵营的立场。</p>
都是官场老油条,防着最后的清算呐。</p>
当然,平日里因为各种利益,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弹劾汉王和黄昏的折子,还是可以上的——反正到时候一句职责所在就可以推诿责任了。</p>
再者,在赤斤蒙古卫内战这件事上,上折子是上折子,但要在朝堂上公然表态支持哪一方,谁都不敢——因为现在根本不知道谁对谁错。</p>
万一支持错了呢?</p>
影响仕途。</p>
所以哪怕是五军都督府支持朱高煦的人,此刻也沉默不语。</p>
朱棣太清楚大明这群臣子的尿性了。</p>
咳嗽一声,“朕知道你们要说什么,都给朕闭口,赤斤蒙古卫的事情,朕已经知晓经过,不要以为远离京畿,朕就是一个瞎子!”</p>
真以为东厂和锦衣卫是吃素的?</p>
那也太小看我朱棣了。</p>
大明对疆域内的掌控,古往今来未有之,而朱棣对大明的掌控,也是古往今来未有之。</p>
朱高煦和黄昏到嘴的话被闷了回去,都是一脸郁闷。</p>
两人对视一眼。</p>
火药味十足。</p>
朱棣道:“汉王,朕问你,当日黄昏帅军两万,从瓦剌区域通过哈密卫进入关西七卫,此举意义重大,进可西望,退可回关中休养生息,你为何不给以粮草支援?”</p>
朱高煦据理以争,“黄昏进入关西七卫,并无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调令,作为北伐大军,如此反常的调兵行军,微臣认为他图谋不轨,事实确实证明如此。”</p>
黄昏侧首看着朱高煦,“敢问汉王殿下,你哪只眼睛看见下官图谋不轨了,就算我图谋不轨,那么请问一句,我图谋的是个什么玩意儿?”</p>
朱高煦冷笑一声,“你图谋什么,你心里有数!”</p>
黄昏也冷笑,“我没数!”</p>
群臣闻言,都是无语……这尼玛是大朝会,怎么感觉像菜市场吵架,双方都有道理,但又都没道理,就在含着泪扯呼瞎说。</p>
朱棣也是头疼。</p>
你说黄昏他图谋什么……还真不好说,帅军去关西七卫,除了图谋亦力把里,真找不出什么私人的利益。</p>
但你说朱高煦错了,好像也没错。</p>
黄昏确实是违规在前,可他从哈密卫回大明,貌似也在情在理。</p>
但都没错的双方,却在赤斤蒙古卫酿成了大错。</p>
不过不管这件事谁对谁错,赤斤蒙古卫那边虽然两军对垒,也在沙场上兵戎相见,但好在并没有人员伤亡。</p>
且造成的影响也有利好的一面:让亦力把里的纳黑失之罕选择了一条最有利于大明的策略。</p>
不过这事还是要处理两人。</p>
毕竟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p>
得了。</p>
各打五十大板罢。</p>
喜欢大明王冠请大家收藏:大明王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