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镇北!(1 / 2)

镇北守将,于彦良。</p>

一个曾经跟着的北镇抚司普通缇骑,后来跟着黄昏,一步步成长为南镇抚司的指挥使,本来在顺天当差。</p>

北伐之前,于彦良上书请战,赛哈智那边配合他,走了些关系,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也未为难他,然后章折到了乾清殿御书桌上。</p>

朱棣沉思许久,同意了于彦良的请战,将他从顺天南镇抚司调到顺平当了个指挥使。</p>

这里面的猫腻……</p>

其实朱棣不知道。</p>

是黄昏暗地里操作的,而帮助他操作这个的则是李景隆和张辅,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想加强对鞑靼区域的掌控,哪里知道恰好把于彦良拉进了战场。</p>

作为于谦的叔父,老于家的于彦良不是孬种。</p>

烈日当空。</p>

于彦良披甲挂剑,浑身大汗淋漓的站在城头,望着远方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并不畏惧,对身旁的副将说道:“都准备好了?”</p>

副将唐洋,靖难功臣新昌伯的嫡长子。</p>

已过四十。</p>

只不过这位伯爷之后不太懂官场规矩,只会闷头打仗,所以这么多年了还只是个指挥使,这一次守城,被顺平都司那边任命为于彦良的副将。</p>

这么说唐洋似乎很弱?</p>

那你就错了,唐洋的军功其实很高很高,尤其是在打亦失哈的战役中,唐洋杀敌无数,只不过这个人实在,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指挥使了,不比老爹差多少,权力有这么大就够了,所以他要钱。</p>

按照军伍规矩,斩敌的头颅可以累积军功晋升,也可以直接换钱,所以唐洋在之前的战事中将敌人头颅全部拿去换钱了。</p>

然后又投入时代商行。</p>

唐洋在时代商行的股份,其实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有分量的小股东了,所以这位靖难功臣之后,其实比大多国公都要富裕得多。</p>

因此这位实在人是个有钱人——但不是有权人。</p>

要不然以他的资历,哪可能给于彦良当副手。</p>

此刻闻言点头,“城中一共一千八百人,目前按照敌军进攻方向,每一面的城墙上布置了三百人,其中五十神机营,两百寻常步卒,还有五十人负责每面城墙上的四门火炮,嗯,每面城墙都布置了几百个民夫,负责搬运弓弩、弹药。而还有六百人,则留备支援之用。”</p>

敌人大军来袭,黄观和失捏干为何不将兵力撤回撒儿都鲁,集中力量守住布政司,原因就在这里,钢铁城堡加上十六门火炮!</p>

这就是守城的底气。</p>

当然,说到这里你不得不承认顺平都司的都指挥使李远的魄力了。</p>

李远。</p>

安平侯,靖难之后镇守独石关,大明打下鞑靼区域建立延平和顺平两座布政司后,后又在顺平设立都司,李远从独石关赴任撒儿都鲁,担任顺平都司都指挥使。</p>

这是一位经过大风大浪的老将。</p>

在得知瓦剌大军来袭后,黄观和失捏干找到他,关于守城之事如此这般一分析,在得知黄观的意图后,李远沉思了很久,大袖一挥,准了。</p>

这是必须的程序。</p>

毕竟李远是顺平都司都指挥使,拥有最大的军事权力,而黄观是主管民政,就连失捏干这位顺平王爷,也得听李远的。</p>

倒不是藩王比一位都指挥使差。</p>

而是因为失捏干的身份特殊,你要是换成其他藩王,李远可就没这么大的权力了。</p>

有权力是一回事,整个城市群只有一万人,却敢坚守不退,这个魄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当然,底气还是来自于钢铁城堡、火炮和神机营。</p>

这其实不是个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