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大明不需要圣母!(2 / 2)

黄昏沉吟半晌,“围攻李谦,雄霸奇谋,但不得不说,我大明雄师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谋略,让他率领大明儿郎去打中南半岛,只怕会引起兵变,但如果让他率领中南半岛的兵力,去打西域,倒可能是有奇效,所以微臣不太赞同。”</p>

朱棣嗯了声,“朕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先将他安置在应天,还有一事,朕今天看到礼部那边关于秋闱的章折,我记得吴与弼今年似乎有意参加科举?”</p>

黄昏笑道:“是的,今年微臣还有个关于教育方面的大举动,当然,功劳不是微臣的,是吴与弼花了十多年时间做出来的事情,仅此事,吴与弼就可当之无愧的成为新科状元!”</p>

朱棣摇头暗笑,“科举可不是看功劳定名次,是要看才华的,不过你既然这么说了,吴与弼的一甲中第,朕准了,只要他能进殿试。”</p>

殿试是朱棣亲自考核,名次也是他排,这个主观操作性很大。</p>

黄昏叹了口气,“当年靖难之后,吴与弼看过的事情很多,包括王艮、景清他们的事情,其实吴与弼对科举真没多少兴趣,这一次愿意来参加科举,一则是吴浦督促的,还有一个,其妻子张红桥也希望他能给他还没出生的儿子谋一个未来。”</p>

张红桥也怀孕了。</p>

朱棣嗯了声,“他为啥不是很喜欢入仕,读书人读书等身就是为了自己么,如此想法,实在狭隘自私,正如多年前徐妙锦说的那句话一般,朕很喜欢: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p>

黄昏也恍然,叹道:“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这话应该再补一个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p>

本该是是顾炎武说的。</p>

结果情境使然,竟然被自家婆娘先行一步。</p>

恐怕徐妙锦可以因为这一句话就能名垂青史了。</p>

朱棣眼睛一亮,“哟,小子挺有才情。”</p>

很是惊艳。</p>

黄昏补充的这一句,不论是从平仄押韵还是从意境上,都堪称完美,你让朝中黄观之流来对,也不见得能有黄昏这一句好。</p>

这小子感情还有点才情。</p>

黄昏干笑一声,“话说回来,出来雄霸这件事后,中南半岛那边的局势如何了?”</p>

朱棣略有不爽,“因为雄霸在沼泽丛林困住了李谦,徐辉祖驰援,导致对吴哥退兵的穷追猛打策略没有施行,不过不影响李景隆、狗儿和沐晟那边的战略,狗儿如今率领大军在追澜沧的主力,李景隆在追占城,沐晟在追大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三线兵力,至少已经斩敌数万,只怕此刻中南半岛的战局已经是一边倒。”</p>

本该是摧枯拉朽。</p>

可惜,雄霸这个人横空出世,导致没有完美的达到战略意图。</p>

黄昏沉默了一阵,“让雄霸去吧,他导致的损失,让他自己给咱们找回来,我倒很想知道,一个敢把袍泽用来当口粮的人,率领他麾下儿郎去打澜沧,究竟会造成何等的局面。”</p>

前提是不能让他领大明雄师。</p>

朱棣沉默了一阵,“他自比杀神白起。”</p>

黄昏悚然。</p>

许久,才缓缓的道:“为了以后着想,咱们在中南半岛那边确实需要一个白起,陛下只管让雄霸去,杀他个血流成河也无妨。”</p>

社会的进步,需要牺牲,那就牺牲。</p>

身居高位,黄昏已经看开。</p>

大明不需要圣母!</p>

不过朱棣显然没有这意思,“朕还是不打算用雄霸去中南半岛,朕打算让雄霸率领他那一万多儿郎,去攻打亦力把里,出兵的借口都有了。”</p>

这是雄霸的投名状。</p>

而大明不需要投入任何兵力,只需要给雄霸支持粮草即可。</p>

很划算。</p>

这一次,要看雄霸是否真的能成为一个杀神。</p>

喜欢大明王冠请大家收藏:大明王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