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点头,“你问,但我内心之语,比真诚以答。”</p>
杨荣起身来到书房门口,看了看外面,对守在外面的宫女和内侍道:“去院门口守住,不要任何人进来,皇孙也不行。”</p>
杨荣在东宫这点威信还是有的。</p>
杨荣关了书房门,重新站在朱高炽面前,躬身道:“但问殿下一句,将来你若登大宝,可有信心如当陛下一般,能将黄昏压制?”</p>
朱高炽震惊莫名,“勉仁,你这是……”</p>
杨荣坚决的道:“殿下,您只需要告诉微臣,你有没有信心压制黄昏即可。”</p>
朱高炽面色凝重起来,沉默了许久,才道:“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我没信心,黄昏这些年展露出来的谋略,我不认为自己能赢他。”</p>
当一个臣子作为朝堂肱骨之后,当天子的要杀他,已经不是那么一两句话的事情。</p>
牵扯的很多。</p>
当然,作为天子,你也可以不管不顾的找个莫须有的理由杀他,但你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许是青史恶名,也许是朝野动荡,甚至可能是江山动荡。</p>
主要是看这个臣子究竟有多大的势力。</p>
像岳飞之死,留给南宋的后患就是无穷的……这还是岳飞在朝中势力不大,只是军中的影响力,而黄昏这样的人,不仅在朝野之中有了势力,军中影响力也很大。</p>
神机营,火器,军歌《精忠报国》……等等事迹,黄昏在军中形象很不错。</p>
关键是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比如黄昏以时代商行为主体,在交趾那边招募蚍蜉义从,据说已经达到三千人规模,零零散散分布在交趾各地。</p>
只怕关外也有。</p>
还有一点,黄昏时代商行有个火器研发所……</p>
如果不是黄昏这些年对大明无保留的贡献,父皇朱棣在内,只怕所有人都认为黄昏想造反,但是现在朱棣和太子相信,黄昏组建蚍蜉义从,真的只是为了时代商行以后在海外的发展。</p>
朱高炽明白,父皇绝对信任的人中,姚广孝是一个。</p>
第二个必然是黄昏。</p>
扯远了,朱高炽继续道:“但我有勉仁你们,我相信有你们辅佐,我们不会让黄昏危害到家国社稷,说句内心话,我也不相信黄昏这样的人,会成为危害家国社稷的人。”</p>
杨荣点头,“微臣也不相信,但是陛下今天临时改变主意,又是姚少师提点,我认为陛下释放出了一个信息。”</p>
朱高炽醒悟过来,“父皇要开始疏远黄昏了?”</p>
没有理由啊。</p>
杨荣摇头,“不,不是疏远,是在保护黄昏,恐怕也是姚广孝的意思,那么就很明确了,黄昏是一个陛下要留给殿下的治国人才,这个人将来很可能权倾天下,那么他就和殿下您有了冲突,如果殿下您没有信心压制黄昏,那么我们就必须提前未雨绸缪。”</p>
杨荣不愧是名垂青史的三杨之一。</p>
看的很远。</p>
这也是政治斗争的本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p>
朱高炽闻言很愁。</p>
喜欢大明王冠请大家收藏:大明王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