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棣知道,徐辉祖的溃败还不够真实,不能让阿鲁台反应过来,所以朱棣很快降下旨意,徐辉祖指挥失误葬送儿郎,导致战局不利,按军法处置。</p>
圣旨着一队斥候带着一位小太监送往巴尔斯和坦区域。</p>
不出朱棣意料。</p>
传达圣旨的队伍在半途就被鞑靼游曳的斥候队伍给拦住了,那位小太监“意外”的被俘虏,然后那封圣旨就被送到了阿鲁台手中。</p>
阿鲁台当然不会好心的把圣旨送去巴尔斯和坦的徐辉祖部。</p>
反正在他想来,朱棣的一封圣旨被拦截了,他知晓消息后肯定还会再送一封圣旨到徐辉祖那里去,哪需要自己来当这个好人。</p>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封圣旨,阿鲁台越发相信徐辉祖溃败的真实性。</p>
对徐辉祖越发鄙弃。</p>
真不知道儿子马哈丹去年是怎么在榆木川输给这人的。</p>
但阿鲁台没想到,朱棣根本没再降下圣旨。</p>
……</p>
……</p>
朱棣密令朱高煦部按捺不动,只小规模的试探着攻击驻扎在前方的鞑靼兵力,同时传令丘福,要竭尽全力一战,不能让鞑靼将右翼也切开了。</p>
若是右翼被切开,鞑靼就可以绕路迂回,之所以如此,是逼迫阿鲁台重新回到前锋这边来,或者让阿鲁台分兵绕开朱高煦的前锋,从明军左翼徐辉祖与中军之间穿插,来袭击中军。</p>
擒贼擒王。</p>
想必阿鲁台肯定有这个想法:一击击溃中军的朱棣,那么这场战事就胜负已分。</p>
有朱棣旨意,丘福岂敢不尽力。</p>
何况还有张辅。</p>
张辅是张玉的长子,征讨安南就独掌大权,是经历过沙场检验的将军,丘福对其也信任有加,一老一少的搭配,极其的相得益彰。</p>
是以右翼明军极其凶猛,正面和阿鲁台主力大战,寸土不让。</p>
而明军前锋依然被阿鲁台的少量兵力牵扯着无法分兵去支援右翼,一时间整个捕鱼儿区域都是刀光剑影。</p>
巴尔斯和坦的徐辉祖收拢部队,建立据点开始抵抗阿鲁台一部分兵力的撕咬和骚扰,但也没有继续出兵的迹象。</p>
不过阿鲁台知道朱棣绝对不止如此,所以他很快派出兵力,切割掉丘福、张辅部和朱棣中军大营的联系——除非朱棣派重兵打通通道。</p>
不过让阿鲁台松了一口气,因为朱棣似乎放弃了右翼,开始让朱高煦率领的前锋进行整兵,要大规模出击。</p>
阿鲁台岂能让自己陷入这种困局。</p>
草原铁骑,别的不擅长,就是跑得快,所以阿鲁台很快摆脱和丘福、张辅的厮杀,将兵力撤回到捕鱼儿海区域,同时分出大量兵力,增援巴尔斯和坦,想要一口吞掉徐辉祖部。</p>
徐辉祖拒守不攻。</p>
战事陷入僵局。</p>
期间阿鲁台尝试着率领骑军,从巴尔斯和坦和捕鱼儿海之间,向大明后方穿插,想要偷袭朱棣所在的中军,不过被朱高煦分兵阻止,不得已改变战略,以部分兵力纠缠朱高煦,然后全部军力压道巴尔斯和坦,打算一举歼灭软柿子徐辉祖。</p>
但是……</p>
打了徐辉祖半个多月,阿鲁台骂娘的心都有了。</p>
徐辉祖这怂货。</p>
好像彻底被阿鲁台杀破了胆子,无论阿鲁台怎么叫阵,他都重兵拱卫不出战,对此阿鲁台徒呼奈何,只能继续切断徐辉祖的后勤路线。</p>
按照估算,徐辉祖的后勤粮草,最多还能坚持半个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