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p>
朱棣哂笑,若论火锅,还是应天的涮羊肉好吃,尤其寒冬腊月,吃着涮羊肉听丝竹之乐阅歌女飞舞霓裳下的垂柳腰肢,真是个人间美事。</p>
乐道:“麻辣味的?朕没记错的话,蜀人喜欢用花椒佐味而麻,你老家不是蜀中的罢,何况火锅并无麻辣一说。”</p>
黄昏笑了笑,“微臣独创,到时候陛下一试便知,好吃得很。”</p>
朱棣咳嗽一声,“说正事罢,你那近郊良田种的番椒并不能给朕惊喜,至于你最后要用什么来给朕惊喜,朕很期待,不过当下有个差事给你。”</p>
黄昏几乎想都不想,一脸读书人的傲然气,“微臣可以拒绝么?”</p>
朱棣讶然,“你知道是什么事?”</p>
黄昏眉毛微挑,胸有成竹,“容微臣僭越的揣摩一次圣意,还请陛下不要降罪,解缙被贬到交趾后,内阁九人欠缺一个名额,而黄淮已任内阁首辅久矣,是有大才之士,陛下今次北上,应是有意让他去顺天任职,那么内阁便缺两人,陛下是想让微臣入内阁罢。”</p>
傻子都看得出来。</p>
内阁首辅黄淮,虽然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但朱高炽兼国期间,双方关系亲近,在朱棣眼中,内阁三杨只有杨溥是太子党,杨荣和杨士奇二人隐藏得比较深。</p>
而黄淮早露了形迹。</p>
只不过黄淮比较有原则,尽管是支持朱高炽的,但他还是禀持着是永乐臣子的心,所以看似站队,实则对朱高炽的帮助有限。</p>
要不然朱棣早把他撸了下去。</p>
不过此次北征,顺天行部那边会很忙,就靠郭资、黄福和叔父黄观,力有未逮,所以朱棣很可能顺便将黄淮带去顺天。</p>
如此一来,新的内阁首辅很可能是金幼孜,或者杨士奇。</p>
但内阁便只剩七人。</p>
所以需要补缺两人。</p>
朱棣北去,太子在南兼国,和太子划清了界限的黄昏是个人选之一,还剩一个人选,极有可能是从翰林院那边选一个侍读、侍讲之类的,绝对不会在东宫属官中挑选。</p>
但黄昏还是要先拒绝一下。</p>
入内阁,这是个好机会,只有进入内阁,才有成为首辅的可能,也才能将内阁打造成大明的“相”,但黄昏不愿意对此表现得很急迫。</p>
果然,朱棣讶然问道:“为什么?你想清楚了,这可是高升。”</p>
内阁成员再怎么的也是五品。</p>
而你黄昏现在虽然一堆官职在身,全是些没甚实权的七品官,就是你家的诰命夫人徐妙锦,论官阶都比你高,夫纲不振啊,夫纲不振会引发什么,你黄昏心里没点数么,真实案例,你去看看大唐的那些驸马们,哪一个日子过的不凄凉。</p>
黄昏依然一副读书人的傲然气,“微臣没时间,还请陛下另擢贤能。”</p>
朱棣:“……”</p>
在刚才那一瞬间,他帮黄昏想了无数个拒绝入内阁的理由,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个理由,说出来谁信啊。</p>
恐怕古往今来的仕途上,也只有这小子一个人用过这种理由拒绝高升罢。</p>
算了。</p>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小子没上进心就随他罢。</p>
于是没好气的道:“那就罢了。”</p>
黄昏啊的一声,一脸懵逼!</p>
在过去任何一个时间,朱棣要让他进入内阁,他都求之不得,要知道大明臣子的巅峰,就在这内阁之中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