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想找认同感的永乐(1 / 2)

在去黄府之前,朱棣两夫妻先去了一趟建初寺。</p>

见了两个人。</p>

姚广孝和张定边。</p>

当今天下,最让朱棣信任的人,除了徐皇后,朝野之间,还有谁?</p>

大多人,估计包括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内,都会认为是那个官职不高权柄不大,却总是语无声处起惊雷的黄昏。</p>

但只有朱棣心中清楚,他最信任的不是黄昏。</p>

当然,现在信任了。</p>

因为黄昏一番操作猛如虎,结果把他自己弄成了孤臣,朱棣其实很欣赏黄昏这一手,这样的臣子,他用着才放心。</p>

朱棣最信任的是那个已经官至太子少师,在朝野之间却并无存在感的姚广孝。</p>

靖难,姚广孝功劳第一。</p>

靖难之后,姚广孝不贪荣华富贵和权势,安静的在建初寺诵经吃素,就算到了朝堂和乾清殿,只要朱棣不问,姚广孝从不牵扯政事。</p>

只做僧录司的本职工作,或者在文渊阁编书。</p>

这样的人,朱棣当然愿意信任,也因为如此,朱棣反而喜欢向姚广孝求问。</p>

姚广孝其人,身上总是有一层神秘。</p>

比如他为何要帮助朱棣造反?</p>

没人知道原因。</p>

是为了证明他有屠龙之术?</p>

大概有。</p>

不过靖难成功之后,姚广孝也曾衣锦还乡,可惜被他姐姐骂了一顿赶出了家门,在那之后,姚广孝似乎就成了孤寡之人。</p>

朱棣和徐皇后在大殿上香之后,被请到后殿僧房。</p>

在座的仅四人。</p>

大明天子皇后,黑衣宰相姚广孝,元末第一猛将如今垂垂老朽的张定边。</p>

两人在俗世,两人在方外。</p>

三个男人一个女人。</p>

三个男人,张定边差点改变了这片神州的进程,而姚广孝和朱棣则完全让大明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否则谁也不知道建文章国多年之后的大明会如何。</p>

张定边在场是巧合,他和姚广孝两个和尚,这一两年一起钻研佛法,又都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颇多的共同语言,已成莫逆之交,大多时候都在一起。</p>

大概便是所谓的识英雄重英雄。</p>

简单寒暄。</p>

姚广孝咳嗽一声,“年前文渊阁那边加班加点,整理了不少事务,以微臣估计,约莫再有三五月,编书就可以初步定稿,要等完全誊抄,大概要明年。”</p>

朱棣笑道:“少师辛苦了。”</p>

姚广孝微微摇头,“倒也还好,陛下用了个不错的人,此人编书确实人尽其才,不过……”想起什么,姚广孝摇了摇头。</p>

解缙编书是有能力才华,就是情商不怎么样,这几年在文渊阁没少得罪人。</p>

这位大才子就不适合仕途。</p>

可惜,功利心太强,还在想着编书之后凭此功劳在仕途上平步青云。</p>

朱棣问道:“不过什么?”</p>

姚广孝摇头,“没什么。”</p>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p>

姚广孝这个年纪,又礼佛多年,加上壮志得酬,早看开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在背后说人坏话,何况还是臣子,这更不好说,索性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