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赵桓还是辜负了种师道这片苦心,对于迁不迁都,赵桓不知道怎么的,一向胆小的人竟然不愿意跑路了!?”</p>
“甚至朝中,还有人嘲笑种师道畏敌,不肯听从他的意见,总不可能怕他跑路了,被谁夺了权吧!?”</p>
“唉…总之赵桓当做没收到种师道的信一样,没有回复他,可怜种老将军身患重病,还替赵桓发愁,他这番苦心到底还是白费心思了!!!“</p>
“然而宋廷的骚操作行为不止如此,咱们都知道主和派,一直都占据了宋廷主要的声音。“</p>
”所以以唐恪为首的人,由于金兵压城太过慌乱,为了和金兵议和无所不用其极,种师道曾经调集过那四人回师勤王,只不过被这群人拦住了。“</p>
”宋廷这些行为,翻遍史书,都没有多少人能相之比较。“</p>
”而宋军一般来说,就是很纳闷,对于这样的朝廷,居然绝大部分都是非常忠心的。“</p>
”所以张叔夜刚出发后不久,又打道回府了,谁能预料得到金军议和不过是拖延时间。”</p>
“从结果来看,种师道的主意是非常靠谱的,奈何宋钦宗非要跟着徽宗去北方,不愿意采纳!”</p>
北宋除徽钦以外的皇帝:……</p>
大明朱八八:宋廷永远都走不对正确道路,也不看看金人打不打得过!?</p>
大唐·魏·妩媚·征:又慌又不跑路,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能被抓看来最后也没干什么,别是白折腾哦!</p>
大汉桑弘羊:不过宋廷确实实力不强,偏又爱折腾,就算来了,或许也不一定能守住东京城吧!?</p>
大汉某官员:不断妥协,不断签协议,难道就不会感到屈辱吗???</p>
……</p>
这样的行为令各时空的宋朝君臣蒙羞,他们简直无法理解,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仍旧不愿意去听忠臣的声音呢?</p>
非要等到兵临城下,才追悔莫及吗?</p>
这俩瘪犊子子孙,真是气死他们了!</p>
另一时空,还在选人当天子的章惇、曾布等人:……</p>
不是!?这么悲惨的记载竟然是他们宋朝的未来吗??!</p>
看不出来,徽宗这看着很温和的人能干出这么多的事,还有他儿子能这么坑!</p>
如果哲宗陛下,还在就好了…</p>
……</p>
而哲宗时期的种师道、种师中嘴角抽搐,对于赵桓的骚操作,都不知道说啥好!</p>
从林姑娘的那些话中,就听得出来当时北宋的情况有多危急!</p>
真有一种憋屈感,总感觉只有他们是急的,其他人都放弃抵抗,直接摆烂了!</p>
想到这儿,种师道兄弟俩又对视一眼,又叹了口气,心中郁气难舒。</p>
随后,小光屏中又传出了林可的声音。</p>
“而宋钦宗赵桓的做法,直接就让种师道给气晕了。“</p>
”作为几朝的老臣,他是见过北宋繁华的,也不愿生养他长大,种家又世代镇守的北宋,就这么消亡了。“</p>
”所以拖着病体,强撑着精神,仿佛就剩下一口气吊着,他执拗地问身边的人:陛下,可答应巡幸长安了!?“</p>
”这个问题,身边的人自然回答不出来,只能默默叹息。“</p>
”种老将军是等不到赵桓的回答了,也许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陛下是没有听他的建议。“</p>
”于是,这位纵横沙场几十年的老将军种师道,没能听见宋钦宗的答案,就在回京途中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