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恩怨其实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时期,当时匈奴的冒顿单于统一了各游牧民族,使他们占领的面积能远超汉朝近三倍。”</p>
“那时候刘邦就有个名场面——白登之围,之后数十年间两者没有起过冲突,中间则以公主和亲的方式缔结契约。”</p>
“这倒是让我想起我们以前老师讲到明朝时会说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尽管这个王朝也有各个缺点,但确实比较硬气!当然朱祁镇除外!”</p>
大唐李二凤:…呵,朕大唐可没有敲门的天子!</p>
大汉刘猪猪:呵!朕之大汉也没有不上朝去炼丹的君主!</p>
大宋赵匡胤:……不呵一句好像不合群!玛德!宋朝有个完颜构!</p>
大明朱八八:……呵!咱大明就是厉害!</p>
……</p>
“说回来哈,汉朝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咱们猪猪的时代,攻守易形了,有了卫子夫超强嫁妆两张武将ssr——卫青和霍去病,匈奴被这两人从漠南一路赶到漠北。”</p>
“有首诗是这么写的: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使我嫁妇无颜色。”</p>
“从这首诗就看得出待在漠北的匈奴是多么的惨,自此以后或许他们也将从大汉手里夺回漠南地区作为终极梦想。”</p>
“即便做到了这样了,汉武帝仍旧不甘心,他还是有个梦想,想要将匈奴彻底给按地下不起来,只不过如果他回头看看,就知道他身后的国家已经是海内虚耗了!”</p>
“所以匈奴和汉武帝之间也处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同时他们也将目光放在了夹在他们中间的西域上面。”</p>
汉武帝:说吧,你跟谁!</p>
匈奴:说!你要跟谁!</p>
西域诸国:…关我啥事啊!</p>
“于是,汉朝为了拉拢西域的乌孙国,将一位公主嫁给了乌孙国的国王,但没想到这乌孙国王是个脑子清奇的。”</p>
”他娶了大汉的公主还不算,还娶了一个匈奴的公主,封号都是左/右夫人这样两边都讨好,一碗水端平!”</p>
“这难道不是在他怀里实现了匈奴和大汉的和平吗?噗!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p>
大汉刘猪猪:玛德!这小子!气死朕了!</p>
大宋某种田老汉:哈哈哈哈哈笑死!这还真是个人才!白白送了个公主!</p>
大明某世家子弟:难道就不怕这两人打起来吗!在他那上演汉匈之争哈哈哈!</p>
……</p>
“这大汉的公主在那水土不服,这期间还得分一部分精力去和匈奴的公主争宠,所以没过多久也就去世了,大汉只好再派出一位解忧公主。”</p>
“随后解忧公主跟着部队出发了,到了那以后啊,这姐妹也是个狠人,他那什么生活作风,比如说什么吃生肉、骑马打猎、甚至还学了他们的语言。”</p>
“就这还不算,和乌孙人搞好关系后,还去拜访西域其他诸国,这个文化输出工作做的是相当不错,让西域诸国对大汉朝是心向往之。”</p>
“而且这解忧公主生的娃也非常厉害,不是以后的大将军就是国王,她在这搞的是风生水起的,倒是把那匈奴公主给看愣了。”</p>
大宋某吃瓜少女:哎哟!这姐妹牛逼啊!猪猪不得笑死!</p>
大唐某纨绔子弟:是个狠人!能跟着他们做那种!</p>
……</p>
“随后,匈奴公主一看不行啊,得赶紧通知他那边匈奴人,于是就给他发了一封集报,让匈奴人赶紧过来吧!”</p>
“匈奴单于一收到公主的信,马上发兵乌孙,另一边解忧公主知道后,哼哼两声,你是不是欺负我没叫娘家人啊,给我等着瞧,于是解忧公主也开始向大汉摇人。”</p>
“话说那边大汉这次是铁了心的要收拾匈奴,浩浩荡荡地发了大概十五万兵力,就小小匈奴,不在话下!”</p>
“而匈奴在得知大汉派出了十几万骑兵来对抗时肉眼可见的慌了!所以扛着牛羊家产什么的先跑路了。”</p>
“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大汉分五路兵马追击,首先第一路四万人马,共斩获匈奴十九人(资治通鉴),剩下的四路合计杀敌千余人,这属于是大炮大打蚊子了!”</p>
“再一次肯定天选少年霍去病的牛逼,自带匈奴位置。”</p>
大宋某世家子弟:哈哈哈哈这个数据有点好笑!</p>
大明某将士:霍去病真牛逼!哐哐揍匈奴!哈哈哈哈!</p>
另一时空的刘彻听到这就哈哈大笑,这匈奴一直都是他的心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