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又继续道:“老三跪地行礼后,其他皇子也紧随其后,后来雍正回忆说:如果不是我老爹的口谕,以老八老九的性子会如此听话行礼吗?”(大义觉迷录)</p>
“老四也是针对民间说他篡位的解释,只不过在后世这个解释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p>
“首先康熙为毛只传召隆科多!?朝里这么多大臣呢!”</p>
“这里给出的解释是,当时太子又被废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隆科多都算是康熙的宠臣。”</p>
“而且这位臣子手里握着京城步军的五个营,或许康熙最后也怕出乱子吧。”</p>
“其次,老三老八老九这两人是不是就真的那么老实?在雍正后来的回忆里写过老九曾经暴跳如雷瞪过老四,老三与老八也低头说些什么,不过这一点其实没什么,毕竟人老四当了皇帝嘛!”</p>
“这不有句话说:甭管什么猫,抓到老鼠的那都是好猫!”</p>
大清雍正:……</p>
“而最后一点的质疑也是争议最大的,因为这一次康熙留下来的是口谕,并非遗旨,所以关于老四到底是不是篡位的争议其中也有这一部分的原因。”</p>
“也不知道是不是康熙怎么想得,这不明摆着让老四受争议嘛!非要到临四的时候才肯立太子!”</p>
”所以也就很多人怀疑隆科多是不是换了诏书,毕竟他与四阿哥还有一层关系在,只不过当年最不服气得老九这样的人都没有找到所谓的证据去推翻老四,那么后来的人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说这个口谕应该是真的。”</p>
“之所以口谕的原因,我想更多的是康熙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比他想象的走得突然,但不能否认这老爷子年纪大了,就心思多老糊涂了!”</p>
大清康熙:……</p>
大宋赵匡胤:临了还要给出个难题!</p>
大明某世家子弟:或许他压根没觉得他就这么去了!?</p>
……</p>
“这后面雍正是怎么解决几位阿哥的事之前也都提过就不再说了,不论如何康熙临死前还是坑了老四一把,若不是他搞这个什么口谕,老四也没必要被人非议,搞的朝局不稳。”</p>
“而且九子夺嫡的发生本身也有康熙的原因,另外多说一句不论是哪个时空的德妃,虽不知是何原因令你不喜这个长子,但若来得及还是多疼疼他吧!”</p>
“老四这辈子,不容易啊,因为乌雅氏不愿意册封太后 并且过早地去世,也导致了老四有不少的流言,诸如什么逼死亲母等”</p>
“但从他在《大义觉迷录》里所说,他的生母非常疼爱他来看,想必是非常在意乌雅氏的,并且在历史上并没有找到所谓偏心的证据,但是还是希望乌雅氏能多多关心他吧。”</p>
“哎乌雅氏要是这样想,整个后宫你最大诶,儿子还孝顺还是皇帝,这有啥不好的!?非得给那个中央空调的康熙陪葬?”</p>
“要知道清朝所有皇帝中,就他的妃子是最多的,大概八十多个!你还惦记个什么劲!”</p>
“而且乌雅氏虽生了六个孩子,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老四和老十四。”</p>
大清康熙:……</p>
始皇祖龙:难以理解,他还有时间在后宫宠幸这么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