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老八胤禩(1 / 2)

林可说完长叹一口气,说实话,没情商的人确实有,但是就胤祉这样,还真没怎么见过。</p>

虽然雍正是真的喜怒不定,但胤祉有时候真没点情商,落的最后这个结局他自己也有一点原因。</p>

林可在心里暗暗叹息了好几下,又继续开口:“说完了老三,咱们先跳过老四,毕竟他是最后的赢家嘛!先说说失败的那几个人。”</p>

大清雍正:……</p>

大清八·失败方·阿哥胤禩:……</p>

大清康熙:……</p>

“先说说实力比较强的八阿哥胤禩,他是于康熙二十年出生的,于很多皇子公主不同的是,他的母亲只是内务府辛者库中一个包衣仆人的女儿,所以老八也算是出身低微。”</p>

“这也是他后为何会满朝拥戴的一部分原因,那就是出身寒微的他比起其他皇子来说更便于军功集团的控制。”</p>

“所以康熙晚年对于老八的评价一落千丈,大概也是源自于对这股势力的忌惮。”</p>

大宋某纨绔:所以投胎是门技术活!幸亏我家老头子有钱有权!</p>

大明某将士(翻了个白眼):谁不想生在富贵人家!</p>

大唐某种田老汉他儿子:所以这人作为一个皇子也过得不咋地咯!?</p>

……</p>

“当时清朝有规定,位份小的妃子是没有权力抚养皇子的,所以胤禩是被养在老大的母亲惠妃手底下,而皇宫之中又多的是拜高踩低之人,所以胤禩或许从一开始就过得不好。”</p>

“试问:有没有哪个女子会愿意抚养别人的孩子?即使吃穿用度同其他皇子没什么区别,但年幼的胤禩会不会觉得他在惠妃这里是个外人,有没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p>

“这么说,一个人在幼年时所遇到的一些经历造成了伤害,不论大的小的,很大的概率会影响他的一生,在性格之上就能够体现,比如说敏感多疑,安全感的缺乏等等。”</p>

大清康熙时期</p>

年纪尚小的胤禩和其他皇子一起被康熙召到上书房,一同观看这小光屏里的内容。</p>

刚满五岁的胤禩还不知他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结局,只是好奇这屏幕里的女子是仙女吗?</p>

否则,她怎会知道他叫什么呢!?</p>

若是能和额娘住在一起就好了!</p>

不过也不怕,他会很努力的讨皇父开心,很努力的去做事,额娘等我!</p>

……</p>

回到直播间,林可的声音又再度响起。</p>

“所以说胤禩自小就是那种察言观色,谨小慎微来以此获得周围人的好评,起码比起那个爱动弹的老大来说,是不是相对地比较可靠呢?</p>

大清大皇子胤禔:…格老子的!这是把老子当踏脚石了!</p>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他几位哥哥的评价:太子胤礽暴躁,老三胤祉孤僻,老四胤禛喜怒无常,老八则是素有贤名。”</p>

“而且老八的贤名也是从小因为他本身的性格境遇而传出来的,总之就是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p>

“比如在康熙三十五年时,年仅16岁的胤禩跟随父亲亲征噶尔丹,出色的完成了康熙安排他看守营地的事,并且康熙还专门写了首诗去表扬老八。”</p>

”在两年后,康熙大封皇子的时候还封了老八贝勒,他是那批皇子里最为年轻的贝勒,而又过两年母凭子贵的卫氏也升至了嫔位,由此可见那时候的康熙确实对老八还处在比较有好感的时候。”</p>

千古第一仁君赵祯:儿子生的真多!</p>

大宋赵匡胤:……</p>

大明朱八八:哼!咱儿子也多!</p>

“而且本身满朝大臣就不喜欢那个随便就动手的太子,所以这才渐渐开始簇拥这个为人谦逊的八皇子,组成一股不满太子的势力,我们后来也称之为八爷党。”</p>

“当然其中也有几个皇子的支持,比如老九,老十等。”</p>

“这阵容,在外有要职的臣子支持,在内又有几个皇子支持,你就说换你,你想不想要去争夺那个位置,并且当时的太子还有失德的风险。”</p>

大汉刘猪猪:换朕,肯定要去试一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