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宁时期</p>
这一时空的王安石刚刚经历了罢相,正在为去江宁而做准备。</p>
只是他没想到放在一旁充当说书人的林姑娘会说这一段记载。</p>
原来,老夫连自己的着作都保不住!</p>
不过,老夫真的没看错人,元度(蔡卞)果真是个好孩子啊!</p>
只是不知,他受老夫牵连被贬,究竟过得如何!?</p>
……</p>
林可继续道:“这三人被称为绍圣时期的新党三巨头,随后不久,朝局上面的变化都有些微妙,但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彼此之间心里都有点数。“</p>
”不过在我看来,党争好似是个循环,就像当初王安石一心变法,加上神宗的支持,外放了一批守旧的臣子,结果高太后临朝又开始破害新党,而如今新党又开始清算旧党。”</p>
“这样的局面,作为宰相的范纯仁想必十分的痛心吧,但是他已经无力挽回,正如当初高太后迫害新党时他也没有能力去阻止一样,于是范纯仁便向哲宗提了外放。”</p>
大明某世家子弟:政见不合搞了个党同伐异!</p>
大唐某官员:不过旧党还是过分了一点!</p>
……</p>
“范纯仁走了之后,哲宗和章惇等人组建的复仇者联盟就开始向元佑大臣扫射。”</p>
“而这把火也烧到了章惇昔日的好友苏轼的身上。这件事追根溯底还要从元佑元年,旧党开始打压新党时说起。”</p>
“那一年,被旧党砍第一刀的便是吕惠卿,他也是章惇的好友,也曾追随过老王,这个人身上带着旧党所厌恶的拓边,一开始的处罚也只是连降四级,贬至苏州。”</p>
“可人旧党觉得这人怎么这么讨厌,竟然处罚得这么轻了,不行得把他处死!”</p>
“于是乎,刘挚、王岩叟、苏辙等人都上书要求处死吕惠卿。”</p>
“只不过当时的吕公着觉得处死一个大臣这种做法太过严重了,毕竟他们宋朝大多都是流放。”</p>
“最后还是高太后插了一脚,将他贬至建宁节度副使,这人吧背刺过老王,咱也不说他咋样,不过这个惩罚对于高级官员来说略微严重,那什么节度使说好听点就是高级的囚犯,待罪之身。”</p>
大明某世家子弟:那岂不是官都没得做!</p>
大唐某种田小能手:可能有因有果?!</p>
大明某读书郎:怎么一个两个都背刺我们老王啊!</p>
北宋王安石:……</p>
“后来,等到吕公着一看范百禄写的贬官任命书,心情就很烦躁,怎么这一小子整篇都在骂他!”</p>
“难道不知道吕惠卿这厮做的事都是宋神宗交代的嘛?这骂他不就是在说先帝做的不对?你丫的是不是想死!”</p>
“而且这样的任命书大多是以哲宗的口吻来写的,我就问你:有没有见过哪家儿子去骂亲爹的!”</p>
“总之范百禄没破防,吕公着反倒是破防,气的半死,其实范百禄也不想想要是哪一天哲宗掌握了权力,他知道自己这么骂亲爹,说不准早就想砍了他们!”</p>
北宋吕公着:无语……给我重写!</p>
北宋范百禄:我不!我偏不!</p>
“就在这两人互相不同意双方的意见时,担任中书舍人的苏轼站了出来,表示这文稿他来写!。”</p>
“不过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件事,虽然不知真假,当时苏辙来京赴试时听闻仁宗的一些八卦,在科考中将仁宗臭骂了一顿,没想到因此受到了仁宗的赏识。”</p>
“但就看这个就知道这苏辙嘴毒得很,作为他哥哥的苏轼又好到哪里去!”</p>
乐观达人苏东坡:……</p>
捞哥专业能手苏辙:……</p>
“所以这篇文章他大骂特骂了吕惠卿,并且包括宋神宗和王安石,你就说吕公着看见后想不想死吧!”</p>
“而这篇《吕惠卿贬官诰词》也在旧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p>
大明某学霸学子:骂的真狠!不愧是你,苏大文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