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个蔡确,还沉浸在他是首相的美梦之中,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毫无察觉。"</p>
大唐某风流才子: 他忙活了这么久,最后啥也没捞着!?</p>
大明某将士: 就是从打小报告开始?!</p>
大宋某坑爹小孩哥: 打小报告虽不耻,但有用!</p>
……</p>
"这里先科普下,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宰相们向皇帝奏事,分为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三班奏事。"</p>
"其中首相担任门下侍郎,概括为地位高,权重低。"</p>
"而主持具体政策事务的则是中书侍郎的次相。"</p>
"对于这个改革,神宗最初的用意只是为了分化宰相权力,回收君权,不过这让我想起废除宰相的朱元璋,我想用意大概都差不多。"</p>
"按照旧制,就算这两拨人想搞事,论理来说也是不成立的,败就败在蔡确本人既想要当首相,又想要拿捏次相的权重。"</p>
"他想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合班,让中书省跟着自己开会,这样他也能用他的权威影响朝政。"</p>
"他不曾想过,高太后和旧党就等着你这出呢,另一个韩镇也想要对付蔡确,所以蔡确败了,也算是自己找的。"</p>
大汉刘猪猪 :明朝居然废除了宰相!</p>
始皇祖龙 : 朕也意想不到!</p>
大明朱八八: 咋滴啦!!!</p>
大唐某官员: 本来没机会的,结果他一搞正中下怀!</p>
"随后不久,旧党韩维被安排当了哲宗的老师,司马光和吕公着又为太后参谋了一份言官的名单,例如苏辙,范纯仁等都在里面。"</p>
"而高太后怕麻烦,干脆绕开了两府中的新党,以中旨任命其中的五人。"</p>
"在旧党的持续攻击下,新党又内斗的局面下,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表示抗议,他就是章惇。"</p>
"比起蔡确和韩镇那帮人,章惇在政治上的能力真的不要强太多!"</p>
"他直言他司马光所举荐的范纯仁和范祖禹同次相韩镇都有亲戚关系,这于制度不合;另外为啥司马你举荐的都绕开了新党,算几个意思?"</p>
"司马光一看这小子说到了重点,无奈之下回击说如果这两人惹了嫌疑,那么我担责,自请罢官!"</p>
"这个阶段的章惇还是寄希望于调和两党关系,所以他给了彼此一个台阶下,并不想要矛盾太过激化。"</p>
"只是可惜,他的这丝善意,也终究只是一厢情愿而已。"</p>
"后来也证明了他所希望缓和关系的旧党,转头就上书弹劾他一个枢密院长官,跑来插手言官之事,这是越职生事!"</p>
大宋某寒门子弟: 可惜了章大人!</p>
大明某世家子弟: 你心善,人家可不手软!</p>
喜欢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